白下春游曲七首

城市总居图画里,江山镇绕帝王宫。
秦人漫自夸韦曲,越客何须说剡中。

作品评述

诗词:《白下春游曲七首》
朝代:明代
作者:何良俊

城市总居图画里,
江山镇绕帝王宫。
秦人漫自夸韦曲,
越客何须说剡中。

中文译文:
城市仿佛全都在图画中,
江山环绕着帝王的宫殿。
秦人自鸣得意地吹嘘韦曲,
越客又何必提起剡中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下(今江苏南京)的春天景色,以及对地理和历史的一些隐晦引用。诗人以淡泊的心态观察城市的景物和人们的言谈,并以此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的一种冷峻态度。

首先,诗人描述了城市仿佛是一幅图画,把人们的居住地与帝王的宫殿环绕在江山之间,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幻化的感觉,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接着,诗人提到了秦人夸耀韦曲,这里指的是秦国的文人自命不凡地吹嘘自己的才华和作品,展示他们的自满和傲慢。而越客则不必提起剡中,剡中是越国的地方,这里指的是越国的人并不需要吹嘘或炫耀自己,因为他们内心深处的自信与骄傲无需外界的认可。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明代社会里的一种社交观念和价值观的冲突。诗人通过对比秦人和越客的态度,表达了对虚伪和浮夸的厌恶,以及对真实和内心自信的赞美。同时,诗人以远离尘嚣的姿态对待城市生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和对宁静、自由的向往。

总之,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虚伪和自大的批判,以及对内心真实和自信的赞美。它展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冷峻观察和追求内心自由的态度,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价值意义。

诗词推荐

禀赋本不强,四十已遽衰,药裹不离手,对酒盘无梨。岂料今八十,白间犹黑丝,咀嚼虽小艰,幸未如牛?。昔虽学养生,所遇少硕师,金丹既茫昧,鸾鹤安可期?惟有庖丁篇,可信端不疑。爱身过拱璧,奉以无缺亏。孽不患天作,戚惟忧自诒。挛躄岂不苦,害犹在四支;二竖伏膏肓,良医

旧年拂石坐松阴,曾与周郎共访寻。沦落人间少知味,一逢瓶榼便伤心。

忆上金华第一峰,相君官重酒樽同。梦寻绝壑谁重到,零落山桃小院风。

当时底事乞身归,万物何曾与我违。最是临行更肠断,海鸥犹自斥船飞。

吞炭难忘当日事,积薪深愧后来恩。

频年尽室依此行,意谢侏儒奉囊粟。今当舍竹去作吏,竹为嘿嘿如抱辱。嗟我作吏岂俗徒,虽非计然念则熟。如闻西江之水深无底,可以濯缨仍濯足。昔人一为功名误,置碑且虑变陵谷。那知立名自有道,未妨痛饮离骚读。人生于世譬于味,马肝不食宁非肉。弟当进德使有闻,兄亦自期无碌

落日春江上,无人倚杖时。私蛙鸣鼓吹,官柳舞腰支。猎远频翻臂,渔深数治丝。我犹无彼是,风岂有雄雌。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邦本古攸重,民天辞匪夸。讵能皆辟谷,漫道独餐霞。一笑为良繭,力耕无卖花。信知豳七月,于耜起周家。

万里飘然不系舟,酒垆一笑便相投。千金不换金丹诀,何事惟须一布裘。

草色青青有底忙,空斋愁坐日偏长。一春不作看花梦,满地苔痕煮药香。

孤根从何来,远自沧海植。转移失生意,刔剔费人力。挛拳蛇蚓结,沮丧丈夫直。余妍撑孤翠,枯理上微液。仅供盆盎玩,竟阏参天色。安得拉风雷,一夜拔千尺。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兰气添新酌,花香染别衣。九秋良会少,千里故人稀。今日龙山外,当忆雁书归。

将家须向习池游,难放西湖十顷秋。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长到木兰舟。

度度思真赏,幽期邈始还。金行分此夜,桂子落何山,座席清风里,人家灏气间。

极目荒陂十里余,坏塍依约旧犂锄。问言业薄无牛力,更说州家催积租。

船离洪泽岸头沙,入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深如女发兰膏罢,明似山光夜月余。为染溪藤三百个,待渠湔拂一床书。

桐川酒正夏王孙,四百遐龄旧德存。解与狄仪传酿去,不妨吾祖自昌言。三分历草初除一,百万春花欲化浑。夺得年头作生日,尽收芳气入芳樽。

东篱成趣,有西风解事,催开丛菊。碎摺黄金谁试手,一一清香堪掬。露湿凉轻,霞凝寒重,秀发如新沐。宫妆匀就,岂知红紫粗俗。因念昔日渊明,微官不受,归伴花幽独。弹压秋光三径里,浊酒床头初熟。饮剧肠宽,醉深吻燥,更把纶巾漉。此翁无恙,唤渠同醉船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