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仙吕)

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
柳丝轻举。
蛛网黏飞絮。
极目平芜,应是春归处。
愁凝贮。
楚歌声苦。
村落黄昏鼓。

作品评述

《点绛唇(仙吕)》是宋代诗人周邦彦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景象,包含了对春天归来的期待和对逝去时光的感伤。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
柳丝轻举,蛛网黏飞絮。
极目平芜,应是春归处。
愁凝贮,楚歌声苦。
村落黄昏鼓。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春天归来的景象为主题,通过描述自然景物和人们的生活场景,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展示了台上人物披衣挥动,快风吹散残雨的情景,同时也描绘了轻盈的柳丝被微风拂动,蛛网上黏附着飞舞的絮片。诗人的目光穿越平坦的原野,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同时内心感到忧愁凝结,楚歌的声音带着苦涩之情。最后一句描绘了村落在黄昏时分的鼓声,增加了诗词的叙事性和现实感。

赏析:
《点绛唇(仙吕)》通过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示了春天归来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台上披襟、快风收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希望。柳丝轻举、蛛网黏飞絮的形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抒情的语言,给人以轻盈和柔美的感受。诗人的眼光穿越平芜,寄托了对春天归来的期待和对美好归宿的向往。在这美好的景象之下,诗人内心的愁思凝结,楚歌的声音带来了苦涩和伤感。最后一句描绘了村落黄昏时分的鼓声,将读者带回到现实,增添了一丝沉重和尘世的氛围。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春天归来的憧憬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归宿的向往和对生命流转的感慨。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象、抒情的语言和感人的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爲太学正(《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四)。出爲庐州教授。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还爲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九)。徽宗即位,爲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着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着》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周邦彦诗,据《永乐大典》、《岁时广记》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千载圣人闽海出,喜看龙亦马腾骧。首县鱼目星光璨,脊散虎文金线长。道统再傅天有意,素王重见世应康。惜哉灵物山中失,漠漠烟林使我伤。

古诗

地上春色生,眼前诗彩明。手携片宝月,言是高僧名。溪转万曲心,水流千里声。飞鸣向谁去,江鸿弟与兄。

古诗

小舫中流播燕梢,一螺青水练塘坳。随郎尽日盐官去,莫漫将侬半逻抛。

古诗

狙裹周公服,优蒙孙叔冠。无论騃儿女,神亦被渠瞒。

古诗

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

古诗

倚海楼栏许养痾,田园挂梦领谁何。药香断续鼠为伴,兵气沉浮鸟不歌。自警痴怀虞夏没,犹擎大句杜韩多。至人息踵滋灵液,宛挺孤松悦涧阿。

古诗

屋小檐深昼不明,板床支凳兀难平。萧然四壁埃尘绣,百遍思君绕室行。

古诗

落日飞山上,山下人呼猎。出门纵步观,无遑需屐屧。至则闻猎人,喧然肆牙颊。或言岐径多,御者因追蹑。或言御徒希,声势不相接。或言器械钝,驰逐无所挟。或言卢犬顽,兽走不能劫。余笑与之言,善猎气不慑。汝方未猎时,战气先萎薾。弱者力不支,勇者胆亦怯。微哉一雉不能擒,

古诗

逗晓褰帏著彩衣,忽惊庭户有光辉。缓将柏叶随觞举,细看梅花伴雪飞。阿堵无心来润屋,诗仙有句到柴扉。酒酣笑共儿曹说,去岁如今归未归。

古诗

长松系马驻吟鞭,水殿沈檀一树烟。苔破闲阶幽鸟立,草芳深院老僧眠。桃花欲放条风后,茶蕊新供谷雨前。衰会赏诗多狎客,我无岐路近神仙。

古诗

月楼谁伴咏黄昏,剪剪轻风阵阵寒。独据槁梧成不寐,杏花生影小阑干。

古诗

苍髯白甲老烟云,万大丛中独挺身。一柱擎天须此物,执柯它日属何人。

古诗

石梁平波心,金刹驾岩腹。溪藤卷霜绘,山骨琢紫玉。东堂有嘉名,窈窕窗纱绿。落花扫无迹,蕉叶森似束。主人甚爱客,挽袖语陆续。冲雨出门去,役役媿童仆。

古诗

正始有遗音,衣冠落东南。典午赖群贤,历年百有三。吾闻运甓人,功与王谢参。晦俭佐宋齐,卖国尔乃甘。陶氏独有孙,饥死终无惭。

古诗

绿树低昂不自持,河桥风雨弄春丝。残黄浅约眉双歛,欲舞先夸手小垂。快马折鞭催远道,落梅横笛共余悲。长亭送客兼迎雨,费尽春条赠别离。

古诗

陈郎七岁富三冬,此去声名动九重。好践退之童子序,莫随刘晏颂东封。

古诗

淮扬水暴不可言,绕城四面长波皴。如一大瓢寄沧海,十万生聚瓢中存。水之初作自何尔,旧堤有病亡其唇。划然大浪劈地出,正如百万狂牛犇。顷之漂泊成大泽,壮士挟山不可堙。居民竄避争入郭,郭内众人还塞门。老翁走哭觅幼子,哀赴卒为蛟龙吞。岂独异物乃为害,恶人行劫不待昏。

古诗

万一青春不可留,自甘潦倒作情囚。儿郎亦是多情种,颇羡尚书燕子楼。

古诗

草堂梅花千万枝,新诗品题何太奇。可怜一枝非凡群,赏心何人空自珍。请与君谈别花人,如或见之当俯身。西湖一带何苍茫,娟娟数枝临水傍。上有幽人眉骨横,终日对花情意生。花如秋月照芭蕉,人似春风吹野苗。人与花枝自相亲,一篇至今吟如新。胸中若有一点尘,纵对此花无精神。

古诗

千里楚江新雨晴,同征肯恨迹如萍。孤舟泊处联诗句,八月中旬宿洞庭。为客早悲烟草绿,移家晚失岳峰青。今来无计相从去,归日汀洲乞画屏。

古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