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猷挽词

一舸南游遂不归,清江赤壁照人悲。
请看行路无従涕,尽是当年不忍欺。
雪后独来栽柳处,竹间行复采茶时。
山城散尽樽前客,旧恨新愁只自知。

作品评述

《徐君猷挽词》是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对友人徐君猷的离别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艘小船南游,结果未能归来,
清江水照着赤壁,照出了人们的悲伤。
请看,行路无处可流泪,所有的眼泪都是真心流出。
雪后,独自来到种柳的地方,竹林中走过,又采茶时节。
山城已经散尽了樽前的客人,旧恨和新愁只有自己明白。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徐君猷的离别之痛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诗中以江水照人的悲伤景象,描绘了作者内心的落寞和伤感。作者表达了自己无法控制的泪水,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然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雪后独自来到柳树处的情景,以及在竹林中采茶的时刻。最后,他描述了山城中散尽了宴席的客人,让他感受到了旧恨与新愁。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它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诗人的内心独白,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哀伤的境界。清江赤壁的景象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更迭,而行路无处可流泪的描写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雪后独来栽柳处和竹间行复采茶时的描绘,则展示了诗人在离别中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最后,山城散尽樽前客和旧恨新愁只自知的描述,则表达了作者在离别中的孤独和痛苦。整首诗词通过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景物和时光的运用,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才情和对人情世故的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虽拥朱幡只泽臞,孕鱼丹荔免苞苴。未应旱魃无分别,更把秋阳懊恼渠。

春又晚。杨柳晓莺啼断。落尽残红余片片。风狂都不管。作客惟嫌酒浅。未敌闲愁一半。人与青山谁近远。可怜春梦短。

南轩款佳客,北堂奉高年。两庑辟数舍,幼累聊伏跧。未能大门闾,岂暇週墙垣。求足何时足,万事姑随缘。

春光景媚。花褪残红炎天气。蝉噪高枝。雁叫长空雪乱飞。四时如箭。八节忙忙频改换。满捧金彝。祝寿如同海岳齐。

百尺沧浪两岸沙,肩舆徒涉步欹斜。溪声犹带夜来雨,山色渐分云外霞。岸半断林开鸟道,水边疏生近人家。尘埃何处寻真境,试农寒流认落花。

昔我迁龙川,不见平生人。倾囊买破屋,风雨庇病身。颀然一道士,野鹤堕鸡群。飞鸣闾巷中,稍与季子亲。刺口问生事,褰裳观运斤。俯仰忽三年,愈久意愈真。送我出重岭,长揖清江滨。方营玉皇宫,栋宇期一新。成功十年後,脱身走中原。见公心自足,徒步非我勤。我归客箕颍,昼日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晓日光穿户,衡门起及晨。檐垂冰折柱,涧涌雪鎔银。腊取一时乐,春期数日新。曝书仍曝背。自笑巧於贫。

霜气凋关树,晴光入市楼。闲人无造请,佳日亦遨游。湖白方新出,淮亦亦易求。秋来幸无病,作意试新篘。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迟迟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钗。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旧日重阳,今日重阳,篱菊披金浅浅黄。休讶去年蓬鬓,今岁半成霜。喜得同人相访,那边风景,此间风景,且莫论量。相与对花赊一醉,高歌大笑,手舞足蹈,听教人道掣颠狂。

春光若海渺无边,日暮归来泛玉船。红酽海棠红似雪,翠娇杨柳暗如烟。

忘怀独有师,每恨会时稀。作别不得见,相寻闻已归。两鸡花下鬭,一蝶雨中飞。想在陈湖寺,纫衣掩竹扉。

主第辞高饮,石家赴宵会。金谷走车来,玉人骑马待。

春山唯一室,独坐草萋萋。身寂心成道,花闲鸟自啼。细泉松径里,返景竹林西。晚与门人别,依依出虎溪。

旧斋松老别多年,香社人稀丧乱间。出寺只知趋内殿,闭门长似在深山。卧听秦树秋钟断,吟想荆江夕鸟还。唯恐兴来飞锡去,老郎无路更追攀。

灼灼花凝雪,春来发上林。向风初散蕊,垂叶欲成阴。人过香随远,烟晴色自深。净时空结雾,疏处未藏禽。菶茸何年值,间关几日吟。一枝如可冀,不负折芳心。

门巷萧条长绿苔,经旬清坐罢传杯。麴生风味那忘得,少待吾家芍药开。

极目离离,遍地濛濛,官桥野塘。正杏腮低亚,添他旖旎;柳丝浅拂,益尔轻飏。绣袜才挑,罗裙可择,小摘情亲也不妨。风流甚,映粉红墙低,一片鹅黄。曾经舞榭歌场,却付与空园锁夕阳。纵非花非草,也来蝶闹;和烟和雨,惯引蜂忙。每到年时,此花娇处,观里夭桃已断肠。沉吟久,

山城物色正严冬,梅放长梢露小红。破萼未深聊敌雪,收香不密任随风。尽教插满金钗上,休管吹残玉笛中。须至开筵召佳客,为公连夜赏郫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