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壤

石城出壤水怀州,息壤藏城水复收。
千载故侯犹未识,土能胜水有深谋。

作品评述

《息壤》是宋代袁说友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对石城出壤水的思念和对城中水源恢复的期望,同时描绘了土地胜过水的智慧和谋略。

诗中的“息壤”指的是隐居在石城中的水源,作者怀念着这源自城中的水,希望它能重新涌出。通过表达对水源的思念,诗人同时也暗示了对故侯的怀念,显示出对过去辉煌时期的憧憬。

诗中提到的“石城出壤水”和“藏城水复收”传递出一种希望和期待的情感。诗人希望城中的水源能重新涌出,以恢复城市的繁荣和兴盛,暗示了对社会的良好愿景。

诗中的最后两句“千载故侯犹未识,土能胜水有深谋”表达了土地的力量和智慧。诗人认为土地胜过水,是因为土地可以拥有深思熟虑的谋略,而水则相对单纯。这种观点反映了作者对土地的赞美和对土地智慧的认同。

整首诗意蕴含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石城水源的描绘和对土地智慧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希望城市能恢复昔日的辉煌,同时也体现了对土地的敬仰和对其力量的认可。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以色从人自古然,幸逢圣主得称贤。太王姜女来岐下,应不相将坠井泉。

家世无年事可知,况吾久矣叹吾衰。玉丸不住岁华老,铁砚未穿筋力疲。一笛跨牛终寂寞,万钱骑鹤两参差。年年此夕椒花颂,能费先生几首诗。

兰俎既升,蘋羞可荐。金石载设,咸英已变。林泽斯总,山川是遍。敢用敷诚,实惟忘倦。

一濠秋水净涟漪。红妆照水嬉。攀条寻藕怯船移。浮萍湿绣衣。临好景,惜轻归。夕阳洲渚迷。城门灯火簇轮蹄。沙鸥飞去时。

喧喧野县自笙歌,风卷高云天似波。谁谓楼前明月好,月明多处客愁多。

啾啾雀满树,霭霭东坡雨。田家夜无食,水中摘禾黍。

旅行宜早发,况复是南归。月影缘山尽,钟声隔浦微。星残萤共映,叶落鸟惊飞。去去渡南渚,村深人出稀。

凉意萧萧起白蘋,凭高小扇一障尘。西风可是生华发,秋水偏能隔美人。巴曲数声乌散后,楚骚满目雁来新。江天只属渔翁管,那得閒愁上钓纶。

仲洪作尉南安县,示我西园药石辞。莫道近民民易扰,官清民近更相宜。

柳上烟归,池南雪尽,东风渐有繁华信。花开花谢蝶应知,春来春去莺能问。梦意犹疑,心期欲近,云笺字字萦方寸。宿妆曾比杏腮红,忆人细把香英认。

把得袈娑裹草鞋,相逢只麽笑咍咍。孔门弟子还知否,曾向灵山及第来。

岁晏单车去,穷边不算程。河冰寻马迹,关月逐鸡声。野烧云中戍,春天雪外城。战场应久定,问业有儒生。

北山寂寞兮号东风,坦溪呜咽兮绕玄宫。晓露滴滴兮泣苍松,芳草萋萋兮券台窿窿。体魄永藏兮魂徂太空,一声蒿里兮春无容。

湖中新水照春辉,绿遍垂杨千万枝。此地得非名细柳,暖烟偏照亚夫旗。

风林山阙处,茅舍两三家。小驻加鹘队,重寻粟玉花。疎烟横暖霭,碧溜漱晴沙。野兴未渠尽,数峰明晚霞。

积庆承前烈,呈才会圣时。践扬朝有籍,治行吏为师。僚友皆亲誉,黎民每去思。惜哉违世早,志业未全施。

与虱都来不较多,{左扌右暴}挑筋斗大娄罗。忽然管着一蓝子,有甚心情那你何。

瑶瑛夹侍梅台,琴瑟自鸣松岛。山中野服相羊,足以亡忧遣老。凿池智有泉源,种木胸无芥蒂。螭头吐水涓涓,端是银潢一派。

羡尔无知野性真,乱搔蓬发笑看人。闲冲暮雨骑牛去,肯问中兴社稷臣。

可爱白云翁,前溪檥钓篷。耕樵一径下,井臼四邻同。倦宦终何得,余生寄此中。预烦多种秫,毋使酒杯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