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春寄微之

鹦心明黠雀幽蒙,何事相将尽入笼。
君避海鲸惊浪里,我随巴蟒瘴烟中。
千山塞路音书绝,两地知春历日同。
一树梅花数升酒,醉寻江岸哭东风。

作品评述

《酬乐天春寄微之》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鹦鹉聪明机智,黠诈如狡猾的狐狸;幽禽鸣叫低迷,仿佛有一层迷雾笼罩。为何我们要相互配对呢?你躲避海洋中惊涛骇浪,而我在瘴烟弥漫的巴蟒之中。千山万水阻隔着我们,音信已经断绝,但我们知道春天的来临是一样的日子。一棵梅花,几杯酒,陷入醉酒之中,我寻找东风的悲伤。

诗意:
这首诗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思考和表达。诗人用鹦鹉和幽禽象征两位恋人,描述了彼此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离别之苦。诗人描绘了两人分处不同环境中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相互思念但无法相聚的痛苦。诗人通过梅花和酒的意象,抒发了对东风、对爱情的追求和无奈。

赏析:
《酬乐天春寄微之》是一首以对话形式表达情感的诗词。诗人通过对鹦鹉和幽禽的比喻,展示了两位恋人之间的巧妙互补和深情厚意。诗中的海洋和瘴烟象征着两人分隔的距离和困境,千山万水阻隔了他们的相见,但他们仍然能够通过知春来表达彼此的思念。

诗人借用梅花和酒的意象,表达了对东风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追求。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绽放,寓意着坚强和希望,而酒则是诗人醉心东风的象征。诗人在醉酒中寻找东风,抒发了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离别的悲伤。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意象和对话形式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思念和对困境的反思。同时,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也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诗词推荐

蜥蜴饲丹砂,鸳鸯置金锁。东风独何情,杨花起还堕。

缘危路忽穷,投宿值樵翁。鸟下山含暝,蝉鸣露滴空。石门斜月入,云窦暗泉通。寂寞生幽思,心疑旧隐同。

有客隐华山,学道忘岁月。灵苗生绝壁,光景中夜发,斸根食之尽,倏尔换金骨。通籍虎豹阍,日预通明谒,绿章奏封事,误字坐责罚。後身幸不忘,去日苦飘忽。白首三入朝,未省及黔突。方逃申公钳,已取卞和刖。福微不盈眦,罪众几擢发。上天岂怜之,寸步使屡蹶,拔其利欲根,还之

宋玉亭前悲暮秋,阳台路上雨初收。应缘此处人多别,松竹萧萧也带愁。

从此车书看混同,王春丕建四时功。八千岂壮大椿比,宸极光符万岁中。

平生所闻宋华子,病忘乃与知道邻。老夫历尽世间事,始觉此公真可人。

诞敷文德金铃振,尽纳熙河玉律谐。御柳宫梅动春意,朝来黄鸟亦喈喈。

远山凝黛口凝脂,妆就慵来坐矮簃。出候君王临早御,归来便殿与围棋。

南方春景好,念子缓归心。身方脱野服,冠未系朝簪。足恣平生赏,无虞外役侵。汀洲观鸟戏,向月和猿吟。税驾楚山广,扬帆湘水深。采奇搜石穴,怀胜即枫林。怅望极霞际,流情堕海阴。前朝杳难问,叹息洒鸣琴。

一晴收尽四山云,天与黄堂作好春。西楚东吴献风月,南楼北榭拥星辰。扶持入郭观灯叟,歌舞拦街醉酒人。此是太平真气象,今年第一个良辰。

承华东署三分务,履道西池七过春。歌酒优游聊卒岁,园林萧洒可终身。留侯爵秩诚虚贵,疏受生涯未苦贫。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

蟹熟晕橙霜。蛆浮染菊黄。淡交情、都没炎凉。说道白头难会面,留一日、醉中乡。世事与轮行。时光逐寸量。任人间、涛海风航。拜了老庞归去也,高著枕、卧南阳。

芳菲触目已萧然,独著金衣奉老仙。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百卉不成妍。

侠客重恩光,骢马饰金装。瞥闻传羽檄,驰突救边荒。转战磨笄地,横行戴斗乡。将军占太白,小妇怨流黄。騕褭青丝骑,娉婷红粉妆。一春莺度曲,八月雁成行。谁堪坐秋思,罗袖拂空床。

易取日中市,陶居天下冲。南琛下瓯粤,西旅辑巴庸。四雇断登垄,万家塿聚蜂。寝丘端不类,何以洿吾封。

透云斜日影朦胧,树杪依微少女风。景物重来正无恙,为君收拾向诗中。

几欲相酬答,诗情了不关。携从五溪远,直过沿庭宽。叹我终成累,多君不可删。黄昏伫立久,云尽觉无山。

始讶长郊从此断,忽惊行客近前来。

故园蛱蠂最多种,百草长时花乱开。穷巷春风元不到,一双谁遣过墙来?

别业闻新制,同声和者多。还看碧溪答,不羡绿珠歌。自有阳台女,朝朝拾翠过。绮筵铺锦绣,妆牖闭藤萝。秩满休闲日,春馀景气和。仙凫能作伴,罗袜共凌波。曲岛寻花药,回潭折芰荷。更怜斜日照,红粉艳青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