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公劝酒与诗

五士三不同,烦公以诗诉。
强酒古所辞,妙语神其吐。
自念每累人,举扇毋我污。
复使两欧阳,缩手不分付。
平生西方社,努力须自度。
不忧龟九头,肯畏语一误。
顿悟而渐修,从此辞世故。
公看万金产,宁能一朝具。
两生文章家,夙记鸣蝉赋。
请公坚城垒,兵来後无数。

作品评述

《次韵苏公劝酒与诗》是宋代陈师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位士人各有不同,我向苏公倾诉心中之事。
坚决拒绝过量饮酒,却能巧妙地表达思想。
我自知常常烦扰他人,拿起扇子不敢弄脏它。
再次请两位欧阳先生,他们却收起手不加指示。
我平生努力向西方社会奔赴,必须自行衡量。
我不担忧九头龟的出现,也不怕一句话的误解。
我顿悟并逐渐修行,从此与尘世告别。
苏公,请您看看您的万贯家财,难道能在一朝之间全部带走吗?
两位生来就是文学家,早已铭记鸣蝉的赋作。
请您坚定筑起城墙堡垒,因为敌人一旦来袭,将无数无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了五位士人与苏公之间的一次酒宴,以及士人们各自的心情和思考。诗中表达了对过量饮酒的坚决拒绝,认为善用言辞可以表达思想而不需要借助酒精。作者自觉自省,意识到自己常常给他人带来麻烦,举起扇子时甚至担心弄脏它,表现了他内心的细腻和敏感。然而,他再次请欧阳文学家给予指导,却被无视,这或许暗示了他对于自己的文学才华的怀疑和无助。

诗词中还谈到了作者对于追求个人发展的努力,他将自己的前途与西方社会联系起来,并表示必须用自己的力量去衡量和决定。他表达了对于外界诋毁或误解的不在乎,认为只要自己有顿悟并不断修行,就能超脱尘世的束缚。最后,他向苏公展示了他的思想和文学才华,并希望苏公能够珍惜自己的财富,因为那些财富并不能在一朝之间完全带走。另外,他请两位生来就是文学家的欧阳先生坚定筑起城墙堡垒,应对可能到来的敌人。

整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思考,以及对于个人价值和命运的思索。通过对酒宴场景的描写和对士人们的心境的刻画,诗词传达了作者对于追求独立思考和个人成长的坚持,以及对于命运和财富的思考和担忧。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内心独白,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识重随缘喜,精心住处安。慈心常淡薄,人我定心难。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蒙 通:濛)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羊裘篛笠惯烟沙,强走尘埃合自嗟。幸有蠹鱼供老丑,何劳汗马战纷华。情亲过我谈无底,语妙我君点不加。晴日西湖重载酒,梅梢应及未飘花。

梅从何逊骤知名,句入林逋价转增。佳故品题因度远,暗能摸索为香凝。每逢陈迹空搔首,不见斯人但服膺。菊径依依怀靖节,瓜田草划念东陵。

看即青山与白云,寻思没量大功勋。未知乐处缘何事,岂止饥时会茹荤。千首拙诗难着怨,一樽芳醑别涵春。壶中日月长多少,能老红尘几辈人。

江上春雨过,城中春草深。扰扰市井尘,悠悠溪谷心。东郊大愚山,自古檐卜林。微言久不闻,坠绪谁常寻。道俗数百人,请闻海潮音。斋罢车马散,万籁俱消沉。新亭面南山,积雾开重阴。萧然偶有得,怀抱方愔愔。我坐米盐间,日被尘垢侵。不知山中趣,强作山中吟。

白发三千丈,青春四十年。两牙摇欲落,双膝痺如挛。强仕非时彦,无闻惜昔贤。自期终见恶,未忍舍遗编。

别驾促严程,离筵多故情。交深季作友,义重伯为兄。镇静移吴俗,风流在汉京。会看陈仲举,从此拜公卿。

心外何曾别有天,吾心和处即昭然。昭然莫向穹苍觅,帝所清都在目前。

花来万事耳边风,惭愧灯花为结红。欲把一尊聊自解,空花入眼暗濛濛。

疏柳无情绪。都不管、渡头行客欲去。犹依赖得,玉光万顷,为人留住。相从岁月如骛,叹回首、离歌又赋。更举目、斜照沉沉,西风剪剪秋墅。君行定忆南池,歌筵舞地,花晨月午。八砖步日,三雍奏乐,送君云路。别情未抵遗爱,试听取、湖山共语。便可能、无意同倾,一尊露醑。

援可逾。既望之夕,张因梯树而逾焉。达于西厢则户半开矣。无几红娘复来,连曰:至矣,至矣。张生且喜且骇,谓必获济。及女至,则端服俨容,大数张曰:兄之恩,活我家厚矣,由是慈母以弱子幼女见依。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氵失之词。始以护人之乱为义,而终掠乱而求之。是以乱易

著紫袈裟名已贵,吟红菡萏价兼高。秋风曾忆西游处,门对平湖满白涛。

壶范班班在里闾,始知列女传非虚。室无遗桂空花妄,溪有新茔宰树疏。弟忆雪中联汝句,兄行雷岸寄家书。自怜戴白龙钟叟,犹向原头驾素车。

中山花下举离樽,缟发萧萧重黯魂。假节共辞金马闼,满更先入玉关门。弥年锦帐残香燎,几夕兰陔撷露痕。早伏青规奏边事,五芝泥熟待新恩。

九夏赤旱百井枯,三秋积雨釜生鱼。淩高径醉不易图,问底黄叶今有无。愿致皎白来庭除,昏瞳烂卷勤卷舒。管中一班聊自娱,未羡北里鸣笙竽。少日用壮胆力麤,六鳌可取负而趋。谁谓衰迟百病余,雀鼠入屋不受驱。长铗长铗归来乎,泥净没胫行无车。咄嗟蜡屐非双凫,安得翩然过故都。

南国诸侯老宾客,霜叶青衫头雪白。绣衣使者急搜贤,又向文场三捧檄。全闽多士如邓林,大厦度材惭匠石。细看太白日万言,时取武成二三策。清心期识璞三献,过眼敢迷目五色。只今虽无衣钵传,向来未省原天觅。更长宁辞烛屡秉,漏下何啻夜十刻。回思前日踏槐花,忍使青袍轻饮墨。

石窦泠泠注竹谿,谿光浮动软琉璃。幽人爱玩不忍去,觅句坐惊红日西。

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

城市多溷濁,溪山宜避喧。山色日在门,变态从朝昏。悠然得之心,真乐方自存。此心诚不渝,轩冕何足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