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卢照邻的《登封大酺歌四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jiè wèn qián fēng hé suǒ lè , rén jiē shòu mìng dé qiān qi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借问:1.询问,打听,发问。2.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一般用于上句,下句即作者自答。3.敬辞。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4.过问。
千秋:(名)①形容年代非常久远:万代~。②敬辞,旧指人的寿辰。
寿命:1.生命的年限。2.比喻事物存在或有效使用的期限。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原诗
翠凤逶迤登介丘,仙鹤裴回天上游。
借问乾封何所乐,人皆寿命得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