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秀才

学又三年积,功收一日长。
擅场推老手,附尾续诸郎。
度鸟界晴碧,过云回夕黄。
熟知诗有验,莫愠路无粮。

作品评述

《送张秀才》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张秀才的情景,同时蕴含了对张秀才学业有成的祝福和对他未来前途的期许。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学业经过三年的积累,功业在一天之内显露出长进。在比赛场上,你善于推举老手,而在群众中继续担任重要的职务。你经历了晴朗的天空和蔚蓝的鸟界,也经历了经过云层的夕阳回归。你对诗词的了解已经得到验证,所以不必担心没有粮食就无法前行。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张秀才的赞美和祝福,以及对他在文学和社会中取得成功的信心和期待。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运用象征手法,将诗词的意境与人物形象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晴碧的天空、飞鸟、云层和夕阳,通过这些景物的变化和转化,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作者通过描述张秀才在学业上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表达了他对张秀才的赞赏和鼓励。诗词中的"推老手"和"续诸郎"表明张秀才在比赛和社会中具有出色的能力和才干,这也是对他未来前途的期许。

诗词中的"熟知诗有验,莫愠路无粮"一句,意味着张秀才对诗词的熟悉与应用已经得到验证,不必担心前行道路上会遇到的困难。这句话寓意深远,提醒人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仅要有才华和能力,还要有足够的准备和智慧。

整首诗词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张秀才的赞美和祝福,展现了作者对人才的珍视和对人生奋斗的肯定。同时,诗词中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象征意义的运用,使诗词更具艺术感和哲理深度。这首诗词既是对张秀才的送别,也是对读者的鼓励和启示,让人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保持信心,勇往直前。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未省千林变作瑶,祗知尊酒侍清宵。大将臣子明忠孝,妙在阴阳验息消。忆此老仙冲雪去,归欤两袂喜风飘。岭头故事诗能纪,今古相逢总不饶。

霜郊百草半青黄,寒菊偷春作艳妆。灼灼似夸篱下客,夭夭欲伴禁中郎。玄都道士闻须种,彭泽先生见定狂。莫信化工欺世谷,且将一笑荐雕觞。

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忽惊屋里琴书冷,复乱檐边星宿稀。却绕井阑添个个,偶经花蕊弄辉辉。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

残山剩水带离亭,送客烦君远作程。直欲明年击吴榜,白沙翠竹是柴荆。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气清岳秀有如此,郎将一家拖金紫。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江上送行无白璧,临歧惆怅若为分。

莺啼晴昼,南国春如绣。飞絮眼,凭阑袖。日长花片落,睡起眉山斗。无个事,沈烟一缕腾金兽。千里空回首。两地厌厌瘦。春去也,归来否。五更楼外月,双燕门前柳。人不见,秋千院落清明后。

孤舟横岸水潺湲,野色天成一段闲。十数牧儿黄犊侧,两三钓叟白鸥间。丛丛烟树谁家市,浅浅云峦甚处山。风定浪平归路稳,更无魂梦到萧关。

维舟镜面中,迥对白盐峰。夜静沙堤月,天寒水寺钟。故园何日到,旧友几时逢。欲作还家梦,青山一万重。

拂晓文书巳罢休,却披诗卷散闲愁。只惊两眼生光彩,日到东窗半角头。

一蹑寿昌境,山深溪水苍。编柴作篱落,囊石当桥梁。野店炊烟接,官涂松吹长。石田能几棱,底用谷人忙。

杨岐斗胜不斗劣,秀峰斗劣不斗胜。秀峰乍作没亲疎,个个尽怀沧海珠。满眼湖山看不足,释迦弥勒是他奴。

五花素色逼窗檐,纸帐重将布被添。天为韶阳太妖治,故令剪水作清严。

宝持多用绣为囊,双日交加两鬓霜。金匣掠平花翡翠,绿窗裁破锦鸳鸯。初栽连理枝犹短,误绾同心带不长。欲制缊袍先把看,质非纨绮愧铦铓。

大字峥嵘如石柱,小字参差似钗股。醉中写出礬山歌,梦中飞入礬山路。恍然身在空林间,壶公八柱横当前。并州剪刀色如水,剪取一半壶公烟。袖归阁置晴窗著,相伴匡床閒企脚。浑家惊喜看不休,一拳寒雪春未收。但怪长身成缩瑟,不见当年倚天立。昔如四辅朝帝乡,今如侏儒栏楯旁。

今日何日,岁聿其秋。候雁北来,星火西流。怀我故乡,道阻且修。俯察渊潜,仰睇天游。孰翱匪鸢,孰跃匪虬。瞻望日月,中心如抽。岂无美酒,焉得良俦。矢诗不多,聊以解忧。

韩子流于惨,聃书妙造微。百年同一传,谁是复谁非。

醖藉金闺客,风流粉署郎。文尝追屈贾,身合到潇湘。经术东莱学,才名上国光。遐方岂淹泊,云路看腾骧。

满庭晴日破朝寒,粥罢披裘小倚栏。残菊抱丛香欲尽,一株南烛独如丹。

游人等得春晴也。处处旗亭堪系马。雨前秾杏尚娉婷,风后残梅无顾藉。忌拈针线还逢社。斗草赢多裙欲卸。明朝双燕定归来,叮嘱重帘休放下。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看春秋后语时。七国纵横如破的,九州吞吐若枰棋。君臣自作逋逃主,将相无非市井儿。篆入草书犹不误,尧夫非是爱吟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