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

柳衰蝉噪寒烟淡,地迥山遥暮雨收。
宛是昔年秋气味,只添多病与离愁。

作品评述

《秋日》

柳衰蝉噪寒烟淡,
地迥山遥暮雨收。
宛是昔年秋气味,
只添多病与离愁。

中文译文:
柳枯了,蝉虽在寒冷的雾气中嘶鸣,
大地辽远,山峰遥远,夕阳下的雨停了。
这景象仿佛是昔日秋天的气息,
只增添了多病和离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他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秋天的凄凉和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第一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柳树衰败了,蝉鸣声在寒冷的烟雾中嘶鸣。柳衰象征着秋天的临近,蝉声则是秋天的声音之一。这里的寒烟淡可能指的是秋天的雾气,也可以理解为景色的淡薄和朦胧。

第二句描述了大地的广袤和山峰的遥远,以及夕阳下的雨停。这里的地迥山遥呈现了广袤而辽阔的景象,而暮雨收则意味着雨季即将结束,进一步暗示秋天的到来。

第三句通过宛是昔年秋气味的描绘,表达了寇准对秋天的回忆和怀旧之情。秋气味指的是秋天特有的氛围和感觉,这里表现为一种怀旧之情,暗示作者对过去时光的留恋。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此刻的心境。多病与离愁的增添,既可以是寇准个人的身体和情感上的困扰,也可以理解为秋天带来的忧伤和离别之情。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和感受为线索,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和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诗词推荐

云垂垂。雨霏霏。只恐今年花事迟。不然孤负伊。燕飞飞。柳依依。有个人人倚翠扉。深攒双黛眉。

共登临处,飘风袂、倚空碧。雨卷云飞,长有桂娥看客。箫喜生春,遍锦城如画,雪山无色。一梦才成,怳天涯南北。舞余歌罢,料宣华、回首尽陈迹。万里秦吴,有情应问消息。我欲归耕,如何重来得。故人若望江南,且折梅花花相忆。

屡废招呼定可人,岂嫌昏暮叩门频。不来醉我倾家酿,反更分渠饤坐珍。

走马温汤直隼飞,相逢矍铄理征衣。军中得力儿男事,入驿从容见落晖。

维溪插架三千轴,葺茝纫兰得自娱。会须握手论活法,静看碧水生玄珠。

白马何方来,青丝红锦鞯。手持省府檄,身著从事衫。分麾莅属邑,衔命司括田。一见为鸾凤,不肯为鹰鹯。视民如有疾,见客似无官。疲民得贾父,僻壤戴苏天。群情有欲愬,百口难具宣。君来五阅月,熟察民颠连。严为浙偏垒,淳在严万山。按图览舆地,邑境若斗然。一分布阡陌,九分

一雨百忧集,好山空杖藜。偶从樵采去,言访石林栖。屋角蜘蛛网,檐牙燕子泥。留欢对新旭,不道夕阳西。

日暮上帘钩,春花压翠楼。忽闻宣召急,罗帕掩箜篌。

栽花图作看花人,谁料花开不及春。昨夜狂风今夜雨,为花落得两眉颦。

春归莺老禁无音,天数红芳著意深。姝色自应倾一国,多情向惜费千金。如迎如舞缘风拆,不淡不深愁雨侵。宜与花王为辅佐,欲传彩笔继高吟。

城南小住。情适闲居赋。文采风流合倾慕。闭户著书自足。阳春常驻山家。金樽酒进胡麻。篱畔菊花未老,岭头又放梅花。

西风澹澹水悠悠,雪点丝飘带雨愁。何限归心倚前閤,绿蒲红蓼练塘秋。

青松路径白云关,有客来寻半日闲。十载灞桥驴子上,争如骑马看庐山。

水寒潭见心,木落山露骨。始信天无涯,万里不隔物。脱衣挂扶桑,引手探月窟。不负仁义心,区区五十一。

花随流水去悠悠,几日伤春欲白头。絮系游丝肠百结,瓣浮细雨泪双流。秋千院落人孤立,杜宇枝头月一钩。过眼韶光无计挽,年年空抱别离愁。

词赋满书囊,胡为在战场。行间脱宝剑,邑里挂铜章。马疾飞千里,凫飞向五凉。遥知竹林下,星使对星郎。

贤侯佳节初开燕,谁是风流晋孟嘉。已判百年唯白发,不羞九日对黄花。拥旄遥佩藩臣印,把盏重来刺史家。希事此邦应未有,一时千里借光华。

睡思厌厌莺唤起。帘卷东风,犹未堪梳洗。眼细眉长云拥髻。笑垂罗袖熏沉水。媚态盈盈闲举止。只有江梅,清韵能相比。诗酒琴棋歌舞地。又还同醉春风里。

翅轻於粉薄於缯,长被花牵不自胜。若信庄周尚非我,岂能投死为韩凭。

仙翁有兰癖,肆意搜林坰。负墙累为台,移此万紫青。九畹与九层,异世皆可铭。收拾众妙香,逍遥醉魄醒。孤几光风度,开帘皎月停。门前勿通客,翁续离骚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