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有感

道是南风竟北风,敢将蹭蹬怨天公。
男儿要展回天策,都在千盘百折中。

作品评述

《韩江有感》是清代丘逢甲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道是南风竟北风,
敢将蹭蹬怨天公。
男儿要展回天策,
都在千盘百折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丘逢甲对人生困难和挫折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南风和北风的对比,抒发了他在人生道路上遭遇种种困难和挫折的心情。诗人勇敢地承认自己的怨天心态,他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情感,而不是消极的抱怨。他呼吁男子汉要积极面对困难,努力展现自己的才能和能力,这需要经历无数的曲折和磨难。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界的南风和北风的对比,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挫折的感慨。南风和北风象征着顺境和逆境,诗人认为人生充满了曲折和挫折,这是无法避免的。诗中的“蹭蹬”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艰辛和颠簸。然而,诗人并不消极抱怨,而是勇敢地承认自己的怨天心情,认为这是人之常情。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面对困难的态度。他呼吁男子汉要展现自己的才能和能力,要勇敢地迎接挑战,不畏艰险。在人生的千盘百折中,人们才能够展现出自己的真正实力。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是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也是他对读者的鼓励和激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南风和北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困难和挫折的感慨,并呼吁人们要积极面对困难,勇敢展现自己的才能和能力。这首诗词既是对现实的思考,也是对人生的鼓励,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诗词推荐

吾爱卢征君,高卧嵩山里。百辟未一顾,三征方暂起。坦腹对宰相,岸帻揖天子。建礼门前吟,金銮殿里醉。天下皆餔糟,征君独洁己。天下皆乐闻,征君独洗耳。天下皆怀羞,征君独多耻。银黄不妨悬,赤绂不妨被。而于心抱中,独作羲皇地。篮舆一云返,泥诏褒不已。再看缑山云,重酌

写人

别时十七今头白,恼乱君心三十年。垂老休吟花月句,恐君更结后身缘。

写人

陟浅犹须杖,谁云佛有神。乃知杯渡者,只是热瞒人。

写人

真色果无描写法,汉人枉自杀毛公。

写人

提三尺兮臣诸侯,争天下兮裂九州。时不得兮绝淮流,江虽可渡兮吾何求,宁斗死兮羞汉囚。

写人

蝉啸秋云槐叶齐,石榴香老庭枝低。流霞色染紫罂粟,黄蜡纸苞红瓠犀。玉刻冰壶含露湿,斒斑似带湘娥泣。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写人

江上去年来辟寇,无家归路转凄迷。桃花柳絮当三月,瘴雨蛮烟似五溪。直见荒台麋鹿走,可怜无树凤凰栖。读书支子桥边宅,瓦砾伤心暗蒺藜。

写人

鸭急风吹雪满汀洲,迎腊淮南忆倦游。小鸭枯荷野艇冷,去年今日冻高邮。

写人

已过平山又谷林,登高能赋兴何深。群峰雪后皆浮玉,万竹风前亦碎金。尚喜日闻黄屋信,可堪时动白头吟。载游不为壶觞事,攜取君家绿绮琴。

写人

百岁已过半,只身谁与偕。得因徵悟道,失在太开怀。且托山花宿,时从水竹斋。神回天上活,骨付月中埋。

写人

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写人

淳风转浇俗,名路成战场。所争劣毛发,操兵肆相戕。兵一出于正,岂不犹可防。往往奇与伏,弦控弓斯张。况彼射者徒,苟非羿则逢。栝释盖有度,矢来曾无乡。公以身为鹄,其锋若为当。彼初奠而发,所图中膏肓。幸有物相之,仅此皮肤伤。新作扶伤归,痛定不成创。枭卢可一笑,胜负

写人

槛外不数丈,深窅藏丘壑。璧月悬中天,玉露下丛薄。尺水澄秋光,龟鱼共予乐。所乐亦伊何,饮水良自觉。恍若归故山,洒然谢羁络。明发将何之,尘埃又如昨。行也谁使之,有此一大错。幸保寸心在,举头问碧落。

写人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写人

巴客青冥过岭尘,雪崖交映一川春。晴朝采药寻源去,必恐云深见异人。

写人

东华车马日滔滔,始觉三高分外高。吴越衣冠几春梦,古今身世一秋毫。临流久立迷烟艇,驾月归来认雪涛。琢句不成风又起,寒蒲霜鬓两萧骚。

写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写人

锦城春色溯江源,三峡经过几夜猿。红树两厓开霁色,碧岩千仞涨波痕。萧萧暮雨荆王梦,漠漠春烟蜀帝魂。长怨相如留滞处,富家还忆卓王孙。

写人

仙子东南秀,泠然善驭风。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壶中。受箓金华洞,焚香玉帝宫。我来君闭户,应是向崆峒。

写人

不掩歌唇向画堂,不须名笔作花房。直应携去林泉好,转觉林泉兴味长。

写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