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卅五年秋重登牯岭有感

小别匡君十二年,天涯倦鸟偶飞还。
峰峦识我迎微笑,泉石依人作旧妍。
故老倩谁寻往躅,新材待访续前编。
从来无限沧桑事,都付山僧一枕眠。

作品评述

《民国卅五年秋重登牯岭有感》是现代诗人吴宗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别匡君十二年,
天涯倦鸟偶飞还。
峰峦识我迎微笑,
泉石依人作旧妍。
故老倩谁寻往躅,
新材待访续前编。
从来无限沧桑事,
都付山僧一枕眠。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吴宗慈在民国三十五年秋天重登牯岭时的感受和思考。吴宗慈与友人匡君分别已有十二年之久,此刻他身在天涯,像一只疲倦的鸟儿偶然飞回故地。诗人再次登上牯岭,山峦似乎认出了他,迎接他微笑。泉水和石头也依然如故,展现出昔日的美丽。然而,诗人感叹故老之情已难寻觅,新的材料等待着他的发掘,继续前面的创作。整个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变迁和沧桑,而这些沧桑都交托给了山中的僧人,他们在山林中静静地安睡。

赏析:
这首诗词以牯岭为背景,通过诗人的感叹和思索,表达了对时间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的小别已经持续了十二年,使得诗人与友人的关系产生了距离感。诗人用"天涯倦鸟"来形容自己,暗示了他长期漂泊的辛苦和疲惫。然而,当他重回牯岭时,山峦、泉水和石头都似乎记得他,并以微笑和旧日的美丽迎接他。这种景象表达了时间的相对性和自然界的恒定性,与人事变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人最后表达了对故老之情的怀念,但他却发现已经很难再找到故老。这种无奈和失落体现了岁月流转中人事消逝的无情。然而,诗人也寄望于未来,新的材料等待着他的发现,并继续前面的创作。最后两句"从来无限沧桑事,都付山僧一枕眠"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将沧桑的重担交托给山中的僧人,寓意诗人渴望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时间、人事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流转与沧桑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同时,诗中山水的描绘和对故老之情的回忆,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视。

诗词推荐

黄鸡晓唱玲珑曲。人生两鬓无重绿。官柳系行舟。相思独倚楼。来时花未发。去后纷如雪。春色不堪看。萧萧风雨寒。

圣能享帝,孝克事亲。于皇宗祀,盛节此陈。何以下虔,二精有类。何以致祥,上天鉴止。

幕府三年远,春秋一字褒。书论秦逐客,赋续楚离骚。地理南溟阔,天文北极高。酬恩抚身世,未觉胜鸿毛。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娘嬛古洞旧藏名,岂但诗文独主盟。莫令杜鹃愁邵子,姑从蝴蝶梦庄生。窗寒流水芦风切,门响邻庄竹雪轻。若上星台占列宿,何时楚豫落欃枪。

飚驭云盖,神之顾次。丕昭祀容,发扬乐音。祀事既举,仰当神心。申以嘉币,式下诚堪。

新作蛾眉样,谁将月里同。有来凡几日,相效满城中。

莫登楼,楼外华灯人竞游。翠枝威威六素虬,鸣梢一声从天头。金炉烟开雉尾收,正见月射双琼鉤。半峰飞泉落惊沤,嘘呵紫雾鱼龙浮。弦清管高脆欲流,霜寒雏凤丹山愁。台上美人春风柔,舞腰回急宝钗投。禁街特敕香车留,簾疏的皪排星眸。画省宵间空翠帱束如穷兔离新罘。况惊白发心

家令西京杰,文元圣世贤。大参名更重,学士集争传。此道长回首,惟公早比肩。呜呼百年半,赍志遂沈泉。

朴斲敷菑皆用勤,况吾儒者务多闻。万书插架非关我,一卷入心方属君。为学从来无止法,立身宁只富多文。自怜习气今犹在,尚欲焚膏到夜分。

寄老山林度懒残,新秋又是一年年。青编翠竹风窗月,白酒红蕖水槛天。暑欲谢时偏更毒,侬当醉後恕渠颠。者稀尚隔来年在,且釂今宵药玉舡。

戎容罢引旌旗卷,朱户褰开雉堞高。山耸翠微连郡阁,地临沧海接灵鳌。坐疑许宅驱鸡犬,笑类樊妻化羽毛。惆怅桂枝零落促,莫思方朔种仙桃。

昔在专城日,吾尝破贼时。土豪勤问探,民户感恩私。公论必旁采,下情须尽知。骑军远迎击,孰识一先棋。

吾贫只一马,昨日忽云丧。庭树啮无肤,秋郊谁复放。空伤骏骨埋,固乏弊帷葬。况本出天闲,因之重怊怅。

青云路不通,归计奈长蒙。老恐医方误,穷忧酒醆空。何堪罹乱后,更入是非中。长短遭讥笑,回头避钓翁。

先知左袒始同行,须待龙楼羽翼成。若使只凭三杰力,犹应汉鼎一毫轻。鱼在枯池鸟在林,四时无奈雪霜侵。若教激劝由真宰,亦奖青松径寸心。

月色固无改,台基亦不坏。嗟哉翫月人,古来谁更在。

壮年客宦乐徐州,五见黄华戏马周。无复登山抛旧屐,不堪临水送归舟。东城公子犹三径,南墅先生久一邱。为话吴门非乐土,鲈鱼菰黍漫淹留。

天作高山,大邦之屏。外御其侮,王国庶定。

秘殿除书降,经筵特诏开。未闻陪幄议,忽起奠楹哀。卜葬青乌兆,临丧白马来。平生我投分,洒泪向天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