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金陵

白石冈头草木深,春风相与散衣襟。
浮云映郭留佳气,飞鸟随人作好音。

作品评述

《出金陵》是一首宋代王安石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石冈头草木深,
春风相与散衣襟。
浮云映郭留佳气,
飞鸟随人作好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以金陵(即现今的南京)为背景。诗人描述了金陵的美景,表达了春天的愉悦和生机勃勃的气息。诗中通过描绘白石冈上蓬勃生长的草木和被春风吹散的衣襟,展现了大自然的活力和生命的蓬勃。浮云映照着城郭,留下美丽的气息,而飞鸟则伴随着人们一同奏出优美的音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与自然的互动,展现出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词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音乐感。白石冈上的草木深深地生长着,春风吹来时,人们的衣襟被吹散,展现出春风的轻盈和活力。浮云映照着城郭,留下一片美丽的气息,给人以愉悦的感受。而飞鸟随着人们的声音一同唱出美妙的音乐,增添了整个春天的欢乐氛围。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欢乐。诗词中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诗意更加深远,给人一种宁静、欢愉的感受。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好景象的热情赞美,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的感悟。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江南郡守列金阶,内里华筵日日排。文武官僚多二品,还乡尽带虎头牌。

紫绛李杨卢杏黄,红腮脆碧磊篝箱。春风媚世葩华过,夏日荐茶冰蜜尝。瓜步它时邵平意,木奴晚节李衡穰。君看饤坐百端辑,腐蠹萧然自弭忘。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南征北伐报功频,刘氏亲为魏国宾。毕竟以丕成霸业,岂能于汉作纯臣。两都秋色皆乔木,二祖恩波在细民。驾驭英雄虽有术,力扶宗社可无人。

仙山游观甲寰瀛,不比人间自雨亭。歌断瑶池云杳杳,酒行金谷水泠泠。珠帘卷雨惊秋近,罗袜凌波笑客醒。月下佩环声更好,应容挥尘伴公听。

志士无时亦少成,中才随世就功名。并汾诸子何为者,坐与文章立太平。

衰年寒食又清明,欹枕诗成字不成。却寄宗文与宗武,一春风雨大江横。

可是初逢萼绿华,琼楼烟月几仙家。坐中听彻《凉州曲》,笑指窗前夜合花。

窗隙针来大,霜风圣得知。耳边如箭急,直把菊花吹。

道在颜瓢栾不忧,清风端可继前修。朅将西涧重新了,莫是东莱再出不。学校诸生俱向仰,文章太守共赓酬。戍瓜忽及东吾道,轻重从知系去留。

朱减颜逾皱,霜添鬓却新。文章应舍我,富贵不如人。照破生前物,思穷死后神。谓宜休仕汉,何必只逃秦。

游丝千万暖风柔。只系得春愁。恨杀啼莺句引,孤他语燕攀留。纵然留住,香红吹尽,春也堪羞。去去不堪回首,斜阳一点西楼。

安康地理接商於,帝命专城总赋舆。夕拜忽辞青琐闼,晨装独捧紫泥书。深山古驿分驺骑,芳草闲云逐隼旟。绮皓清风千古在,因君一为谢岩居。

遥闻金在沙,知是虚名号。世人方竞奢,何兹有遗宝。

荻湾渔客巧妆成,硾铸银星一点轻。抛过碧江鸂鶒岸,轧残金井辘轳声。轴磨騂角冰光滑,轮卷春丝水面平。把向严滩寻辙迹,渔台基在辗难倾。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佽飞斩长蛟,遗图画中见。登舟既虎啸,激水方龙战。惊波动连山,拔剑曳雷电。鳞摧白刃下,血染沧江变。感此壮古人,千秋若对面。

白公自号老居士,疏傅史称贤大夫。脍卿不妨留客饮,擘麟何必享天厨。清池澡沐端溪石,素壁彰施洛社图。帝赐后村奎画在,作堂安用扁青涂。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