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步月

素月流空天不夜,清辉散入疏林下。
下有幽人独往来,杖藜缥缈谁能画。

作品评述

竹径步月

素月流空天不夜,
清辉散入疏林下。
下有幽人独往来,
杖藜缥缈谁能画。

译文:

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月光,洒在空无一人的夜空中。
明亮的月光透过稀疏的树林散落下来。
在那树林下,有个幽静的人孤独地来去徘徊,
手扶拐杖,背着篓藜,难以描绘出他的模样。

诗意:

这首诗以夜晚竹林下的散步为题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景。明月高悬,空灵的月光泻洒在静谧的夜空之中,映照在疏林之间,给人一种幽静、清新的感受。诗人描述了一个在林间行走的隐士,他带着拐杖,驮着篓藜,穿行于竹径之间,形象神秘而缥缈。诗中展现出夜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隐士对自然的亲近与尊崇。

赏析:

《竹径步月》是宋代饶良辅的一首诗,通过描绘月光照耀下的竹林和其中的行走者,展现了夜晚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与美好。诗中运用了素月、清辉、疏林、幽人等形象,以及杖藜缥缈的描写语言,营造了一种幽静宁谧的夜景。整首诗情绪平和,语言简洁明了,通过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形象的展示,带领读者进入一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意境之中。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传达了深远的意境,使人产生对自然与人文之美的感悟与思考。

作者介绍

饶良辅,字昌朝,号竹溪(《诗家鼎脔》卷上)。

诗词推荐

历览岧嶢接斗牛,岩排云树翠阴稠。风生药臼清香远,日照丹岩紫气浮。仙乐有声闻昼夜,灵泉无火沸春秋。犹多奇绝应难到,聊写新诗纪胜游。

念汝方青鬓,嗟予久白须。在亡终不免,寿夭太相殊。有恨心如割,无言泪陨珠。何堪植马鬣,玉树閟黄垆。

岸巾闲倚胡床坐,步屧还扶拄杖行。渐近秋清知病减,尽捐世累觉心平。翻翻双鹊风枝爽,熠熠孤萤露草明。更欲裴回尽幽兴,丽谯传漏报三更。

早作诸公客,过门竞挽留。忧时心尚壮,怀旧涕难收。富贵来何晚,文章老更优。尊前身健在,不必问封侯。

南轩款佳客,北堂奉高年。两庑辟数舍,幼累聊伏跧。未能大门闾,岂暇週墙垣。求足何时足,万事姑随缘。

两山相对似香山,滩响浑如八节滩。安得高风从此去,载醪犹是菊花残。

建章宫殿晚生寒。飞雪点朱阑。舞腰缓随檀板,轻絮殢春闲。愁思乱,酒肠慳。漏将残。玉人今夜,滴粉搓酥,应敛眉山。

维舟入谷口,信步造异境。隔篱鸡犬声,满地梧楸影。瓦甑炊香稻,石泉汲新井。人间苦偪仄,爱此须臾景。

老僧轩前黄菊花,不可胜数如恒沙。谁在画楼沽酒处,相邀来吃赵州茶。

一帐谁将罩太虚,但怜雁字不堪书。江山尽在光华里。宇宙真成浑沌初。险地岂容呈坎壈,荒林无复露空疎。

之子胸中不外营,轩亭水到自渠成。词章妙处窥骚雅,师友平生祗弟兄。元凯一门兼众美,夷齐千古擅双清。新诗有赠不知服,衰拙如余盍负荆。

来暖西枢席,斯民赖已多。前春凤池水,四海涨恩波。

树号相思枝拂地,鸟语提壶声满溪。云涯一里千万曲,直是渔翁行也迷。荒柳卧波浑似困,宿云遮坞未全痴。云情柳意萧萧会,若问诸馀总不知。每逢孤屿一倚楫,便欲狂歌同采薇。任是烟萝中待月,不妨欹枕扣舷归。

江郡人稀便是村,踏青天气欲黄昏。春愁不破还成醉,衣上泪痕和酒痕。

置酒长干路,谭深夜未阑。山川牵恨远,风雨逼年残。天迥孤帆没,江空独雁寒。从兹君别去,月共几时看。

四时鸥鹭窥图画,千古鱼龙听管弦。

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垂影入清光。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回雪舞萦盈,萦盈若回雪。腰支一把玉,只恐风吹折。如能买一笑,满斗量明月。安得金莲花,步步承罗袜。

蟋蟀鸣洞房,梧桐落金井。为君裁舞衣,天寒剪刀冷。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

兰亭久陈迹,修竹空自阴。龙山亦凄凉,鲜花谁与簪。英游旷千载,盛事新梅林。四海冯黎州,未妨铁石心。提携到诸子,遍赏江之浔。亭亭姑射仙,玉立何森森。谢氏六君子,对饮香满襟。西郊访老友,奇怪尤可钦。宛然如先生,高臣岁月侵。从兹饱薰风,佳实共鼎鬵。正味悦天下,妙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