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致斋答韩舍人简

斋舍隔墙东,萧萧槐树风。
声颜虽不接,翰墨遽能通。
未说凉堪饮,唯愁赋少工。
此焉知素拙,试与问杨雄。

作品评述

《太庙致斋答韩舍人简》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斋舍隔墙东,
萧萧槐树风。
声颜虽不接,
翰墨遽能通。
未说凉堪饮,
唯愁赋少工。
此焉知素拙,
试与问杨雄。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太庙中的斋舍,墙壁将其与东边隔开,微风吹拂着槐树发出沙沙声音。诗人虽然与韩舍人在声音和容貌上无法交流,但他们之间的心灵却能通过文学作品相通。诗人感到有些愁苦,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才华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又提到了凉茶,暗示了他内心的自嘲和无奈。最后,他表示希望能与杨雄交流,以求得更多的启发和指导。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太庙斋舍的描写,展现了一种隔阂感和孤独感,但又通过文学作品的力量将这种隔阂打破,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追求和才华的渴望。

诗中的“声颜虽不接,翰墨遽能通”表达了诗人与韩舍人在外表和言语上的隔阂,但他们通过文字交流能够相互理解和感知彼此的心灵。这种通过文学作品传递情感和思想的能力被赋予了高度的价值。

诗末的凉堪饮和赋少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不足的自我嘲讽和无奈之情。他认为自己的作品还不够出色,还有很多需要努力和改进的地方。最后一句提到了杨雄,显示了诗人对于名流文人的崇敬和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指点和启发。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文学的追求,展示了诗人对于才华的不满和对于交流的渴望。通过描绘斋舍的隔阂和槐树风声的沙沙之音,给人一种静谧而内敛的感觉。这首诗词在寥寥数语之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值得欣赏和品味。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原甫吾不识,闻之士大夫。少时已绝群。卓牵千里驹。读书足智虑,万卷力有余。善发六艺蕴,高谈诋先儒。天文地理学,道藏及浮屠。纤悉无不讲,讲之皆粲如。文章弄豪赡,咳唾玉与珠。散落八极间,买者论锱铢。为人又挺特,不与侠者俱。伉健虎独步,轩昂鹤仍孤。身虽登两禁,未及

冰衔常凭麽,雪鬓转皤然。一然差堪喜,诗多似去年。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山房客梦惊,槐厅雨清绝。蕙炉香寂寞,半挂北窗月。重城车马动,起坐候明发。华盖望宸居,烟飞隔双阙。

鸡鸣残月下金阊,白鹤孤栖城上霜。匹马萧萧衣后短,重关杳杳路初长。相逢屠狗皆亡虏,对泣南冠半故乡。回首东吴遗恨在,胥门犹自向江湘。

肃肃清庙,奉祠来诣。格思之灵,如在之祭。克谨威度,载严容南。降福孔皆,以克永世。

雨露汪洋四海春,岭南岭北多归人。朝中贤士罕过此,莫惜青钱呼白鳞。

仙客之名从此有。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持此一卮同劝後。愿花长在人长寿。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一春客路厌风埃,小雨山行亦乐哉!危栈巧依青嶂出,飞花并下绿岩来。面前云气翔孤凤,脚底江声转疾雷。堪笑书生轻性命,每逢险处更徘徊。

天威煌煌,山龙采章。庭实旅百,上公奉觞。拱揖群后,端委垂裳。永锡难老,万寿无疆。

深山别是一乾坤,春谷烟浓树树昏。正好看花立溪口,雨来催我进松门。

薄质惭加首,愁阴幸庇身。卷舒无定日,行止必依人。已沐脂膏惠,宁辞雨露频。虽同客衣色,不染洛阳尘。

故里空村遍草莱,富春江上首重回。杂花满径无人扫,野竹编门傍水开。一杖深山看瀑去,扁舟月夜载诗来。此情已是成消失,唯有寒云恋钓台。

壮士凄惶到山下,行人惆怅上山头。生前此路已迷失,寂寞孤魂何处游。

七里青滩映碧层,九天星象感严陵。钓鱼台上无丝竹,不是高人谁解登。

云藏日影微吞吐,道是晴来又似阴。秋色涵空醒醉眠,雁声到耳引归心。暴流决岸危桥断,古木堆烟远寺深。自料短才无用处,任缘不复觅知音。

手劚风烟不占多,春来物物是阳和。极知山与诗为地,老去无诗奈若何。

五马归来,后车载得如花女。缓歌金缕。新样京华舞。主悦宾欢,一醉祛袢暑。停箫鼓。且须听取。三朵花能语。

尝闻魏伯阳,铸丹会稽山。功成试其徒,未欲汎与餐。绐言丹入口,命尽不可还。一人笃信道,快饵肯作难。翁复起诸死,携手升云亦。临行作奇戏,留使后世看。聊将一粒变万颗,掷向青林化珍果。彷佛芙蓉箭镞形,涩如鹤顶红如火。只随翁子姑号阳,姓杨乃是讹偏旁。迄今年深少人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