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趣轩

躁静失本性,滞寂圣所诃。
不有止观幻,欲静动愈多。
道人非避世,偶此住山阿。
幽侣不到门,况闻车马过。
闲云谢冗迹,止水无惊波。
山光明户庭,定起聊婆娑。
扰扰奔竞者,闻风意如何。

作品评述

《静趣轩》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是道原法师。下面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嘈杂喧闹中迷失本性,
沉默寂静中才能颂扬圣境。
无法停止幻象的观察,
欲望静止反而更加繁多。
道士并非避世而居,
偶尔在这山阿驻足。
深爱的伴侣未至门前,
何况听闻车马穿梭。
清闲的云彩拒绝繁忙的足迹,
宁静的水面没有涟漪波动。
山光映照在屋前庭院,
定心静起,享受聊婆娑。
纷扰奔竞的人们,听风传来的意思如何。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喧嚣的世界中迷失本性,以及通过寂静与宁静来追求心灵的圣境。作者认为人们过于追求外在的刺激和欲望,却忽略了内心的宁静和平静。他并不是完全避世,而是选择在山中停留,远离世俗的喧嚣与纷扰。他渴望与深爱的伴侣相聚,然而即使是车马的声音也难以到达他的门前。他欣赏宁静的云彩和静止的水面,山光照耀着他的居所,使他的心境安定下来,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舒适。与此同时,他思考那些忙碌而竞争的人们,思索他们从风中传来的信息是什么。

赏析:
《静趣轩》通过对对比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追求内心宁静与圣境的心境。诗中的"躁静失本性,滞寂圣所诃"展示了作者对于现世喧嚣与内心迷失的不满与反思。与此相对应的是"闲云谢冗迹,止水无惊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向往的宁静与平和。通过山光明媚的描绘,诗人创造出了一个安静而舒适的居所,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放松和静心的氛围。

诗人对于忙碌而竞争的人们的思考,也使诗词具有一定的哲理性。他在诗中暗示了追求内心宁静与寻找真正意义的重要性。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入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宁静与内心平和的追求,呼吁人们在喧嚣的社会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然和谐共处。

诗词推荐

记摘小园瓜李,七夕年时花底。呆女嫁痴牛,嫁到良宵十四。弹指,弹指,好事已成虚事。

雄鹄于于,雌鹄舒舒。两鹄比翼,其巢同株。五见树叶荣而枯,嗟尔比翼而不生雏。比翼将乖,雌雄羁孤。中夜雌啸,雄将曷如。宁为不雏,死作两孤,不愿八九子为秦乌。

因话天台归思生,布囊藤杖笑离城。不教日月拘身事,自与烟萝结野情。龙镇古潭云色黑,露淋秋桧鹤声清。此中是处堪终隐,何要世人知姓名。

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谁知细细青青草,中有丰年击坏声!

养日暂裴回,畏景尚悠哉。避暑移琴席,追凉□□□。竹风依扇动,桂酒溢壶开。劳饵□飞雪,自可□□□。

仙枝移傍小岩幽,答踏名推第一流。曾向清波沈寒碧,甘瓜五色但轻浮。

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荒斋草尽腓,薄冷暗微微。上卷新秋句,加身旧葛衣。窗疏留堕叶,檐浅恋残晖。来往殊相绝,都忘举似机。

病起长新骨,居然非旧容。眼添佩环带,腰减采花蜂。对面不相识,何人忽此逢。吾身无定在,更要问穷通。

合宫礼备,时维哲王。堂筵四敞,明德声香。圣孝来格,降福穰穰。承承继继,万祀其昌。

参录公犹未,瞥见白云方始彻果。有超师之作,敢道端师翁语拙。一生居淮不入浙,独弄单提这一著。至偏差接三佛,控南堂,以一大藏,切入啰孃。夫是之误用东山正续,毫发一移,亘千万世,源深流长者也。

饭已茶三啜,隅中粥一盂。陶然咏皇化,安用东封书。

古今清绝沅湘路,卧想蒲帆十幅开。不是避人思远适,肺肝尘土要诗才。

梦醒银屏人未还,暮云西隔几重山。镜中万一损眉弯。不分流离还远别,却因辛苦倍相关。严城清角正吹寒。

随龙南渡后,五世作泉人。仅识传家谱,空余报国身。中原无马迹,钜野隔边尘。北定知何日,归期未有因。

争巢野鹊口木杪,得友黄莺棲柳阴。都与老夫供一笑,笑他禽鸟亦劳心。

蹉跎早七旬,老健保清贫。识破元来易,言传恐未真。但能积阴德,焉用出阳神。释怨恩须报,天张相吉人。

自读西湖处士诗,寻芳长恨见花迟。前程笑到山多处,竹裹横斜一两枝。

燕庭冠佩拜炉香,丸剑纷纷想定场。江上烹鱼犹得信,座中惊雁已离行。浇愁酩酊一樽酒,破睡咿哑两橹床。不特赋诗怀二仲,故呈凡韵恼支郎。

蔼蔼长空春已归,东风犹在绿杨枝。故人错莫送处处,流水苍茫无住时。汾上先生能理曲,河滨退老喜论诗。闻君此去追高躅,应忘青衫簿领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