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春口号(七首·寄昆山袁、吕、郭三才子)

吴下逢春春思浓,不堪花发馆娃宫。
吴山青青吴水白,愁杀江南盛小丛。

作品评述

《冶春口号(七首·寄昆山袁、吕、郭三才子)》是元代杨维桢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冶春口号(七首·寄昆山袁、吕、郭三才子)

吴下逢春春思浓,
不堪花发馆娃宫。
吴山青青吴水白,
愁杀江南盛小丛。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

译文:
在吴地迎接春天,春意浓烈,
花开满宫阙,美不胜收。
吴山青葱欲滴,吴水清澈如玉,
江南繁花盛开,看得人心生愁。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吴地(指苏州一带)的春季景色为背景,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在这个时刻所感受到的情绪。

诗人首先描述了春天的浓烈气息,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思念之情。他说春天在吴地的花开得如此盛放,馆娃宫(指皇宫中的妃嫔)里的花朵竞相开放,美得使人难以承受。这一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春意和生机的场景中。

接着,诗人描绘了吴山的青翠和吴水的清澈。吴山因为春天而呈现出如此翠绿的色彩,吴水则变得白得耀眼如玉。这里的吴山和吴水都成为了春天的象征,给人以清新和美好的感受。

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愁绪。他说江南的繁花盛开,美丽的景色让人感到愁苦。这里的愁杀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景色背后的无奈和忧伤之情。或许诗人在繁花背后看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感叹江南盛世中的虚幻和脆弱。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思念,同时也蕴含了对于繁华背后的忧伤和无奈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语言,杨维桢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感受,让读者在欣赏春天的美景之余,也感受到了其中的深意。

诗词推荐

蛰龙道已成,升降得自在。渊无百尺深,窍穴通沧海。

越河腊尽雪澌流,千里离心醉未收。今夜山城闻笛恨,断肠那似古梁州。

高奇一百篇,见造化工全。积思游沧海,冥搜入洞天。神珠迷罔象,瑞玉菲雕鑴。休叹不得力,离骚千古传。

茂宰隳官去,扁舟著彩衣。湓城春酒熟,匡阜野花稀。解缆垂杨绿,开帆宿鹭飞。一朝吾道泰,还逐落潮归。

十年曾宿焦山寺,浪急天寒少客行。明日片帆仍远道,一时双眼复孤城。暮山欲尽离尊歇,黄叶全稀白发生。别后故人无限忆,隔江同见月初盈。

积雪峰西遇奖称,半家寒骨起沟塍。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授钺已闻诸国静,坐筹重见大河澄。功居第一图烟阁,依旧终南满杜陵。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

独醒长爱众欢酣,酸苦随人却嗜甘。好客不知弹剑铗,闻公风味可无惭。

监燕京马哈马拉尹镇阳,扬从道尹晋,霍邑邢叔亨,簿乡张时敏,仙尉襄陵陈德新,儒学论忻州王秉钧,共祀岱岳庙。叔亨走笔书木兰花慢数篇,音韵铿锵,意象豪宕,刺军政之得失,滔滔缕缕,若大河之出昆仑,恒星之丽碧虚,水镜之析埃漠,令人心怀洒然,愈吮而味加,铭心而口口,可

名山起高兴,不惜马首东。沙边一着眼,翠光已浮空。踏遍桑柘村,所向渐不同。溪细山疑合,谷转路始穷。莹净白玉界,芬馥青莲宫。元知境过清,乘春乃昭融。尚馀半残花,伴我酒颊红。拂石爱少藓,披林怯多风。安得身无事,来时禅寂翁。虑沉灯影外,慧发鸟声中。庶遂老岩壑,此行

马蹄如水朝天去,冷落朝云。心事休论。蘸甲从他酒百分。不须更听阳关彻,消尽冰魂。惆怅离尊。衣上馀香臂上痕。

苍然片石寒,百道飞泉吐。高堂忽萧飒,坐失炎蒸苦。蛟龙卧欲飞,仰噀秋空雨。

杖屦寻春苦未迟。洛城樱笋正当时。三千界外归初到,五百年前事总知。吹玉笛,渡清伊。相逢休问姓名谁。小车处士深衣叟,曾是天津共赋诗。

湖北湖南天水宽,道人付此一毫端。魏郎得之不自供,要遣西山老眼看。

泉声虢虢树苍苍,云有高僧占一房。粮绝罕曾起烟火,佛来不肯下禅床。缁流谁可传宗旨,黄敕难招坐道场。何必真分一间住,偶为但过亦清凉。

夜读韦编起欲从,门前流水落花空。春同心事应长在,月当灯光不用笼。吊古谁能嗟泽畔,高吟且欲效隆中。君诗似玉无瑕玷,岂有他山石可攻。

天地无他功,其妙在自然。尧舜无他圣,其要在知贤。知贤无他术,观其出处焉。尧苟不知舜,徒云能则天。

自问尔何事,端然信方策。本是鉏犁人,强为簪组客。何尝补万分,徒自劳七尺。还如裴昭明,罢郡归无宅。

桃源渺何所,不知有冬夏。堪笑市朝儿,炎凉争代谢。

日应群机必有方,未知何处觅南阳。自从失却猢孙后,桥上多时不作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