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望亭

高亭群峰首,四面俯晴川。
每见晨光晓,阶前万井烟。

作品评述

《四望亭》是唐代朱景玄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高亭俯瞰四面的云山和远处的清泉川,以及清晨时分井户上冒出的炊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高亭坐在群峰之巅,四周是一片晴朗的川地。每当清晨的阳光照亮大地,我站在亭前,看到万家的炊烟飘升在阶前。

诗词的诗意是以高亭为视觉角度,描绘了远处山川的景色,并借助炊烟暗示了人间的生活。

诗词的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高亭的视角,展示了壮丽的山川景色,通过“四望亭”和“俯晴川”,表达了诗人对所见景色的仰视之情。同时,诗中的“每见晨光晓”和“阶前万井烟”也带给读者一种家国之情和生活之感。

此外,诗词的语言简洁明了,描写笔墨独到,通过峰峦和炊烟,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和人间的和谐与美好。这首诗词充满了高远之意和隽永之感,给人一种静谧悠远的感觉,并唤起了人们对自然景色和家国生活的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

朱景玄,唐朝武宗会昌(841-846)时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元和初应进士举,曾任咨议,历翰林学士,官至太子谕德。诗一卷,今存十五首。编撰有〈唐朝名画录〉。

诗词推荐

昨日人回问塞垣,阵前多有未招魂。营司不许分明哭,寒月家家照泪痕。

早蚕上箔将成趼,晚界蚕方起大眠。两月辛勤敢胥怨,成丝成绢更成绵。

万里晴空,一声霹雳。尽大地人,掩耳不及。浩浩清风生八极。

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泗滨石,泗滨石,今人不击古人击。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乐工。乐工虽在耳如壁,不分清浊即为聋。梨园弟子调律吕,知有新声不如古。古称浮磬出泗滨,立辨致死声感人。宫悬一听华原石,君心遂忘封疆臣。果然胡寇从燕起,武臣少肯封疆死。

蔷薇繁艳满城阴,烂熳开红次第深。新蕊度香翻宿蝶,密房飘影戏晨禽。窦闺织妇惭诗句,南国佳人怨锦衾。风月寂寥思往事,暮春空赋白头吟。

已报西川落那边,倒杯索赌计茫茫。也知汉北餱粮聚,能使江东保障全。

双钩带血不敢飞,城荒草碧春风吹。秪今惟有台前月,曾照吴宫花发时。

为客淮南望上京,祥烟不远恨峥嵘。居人避湿开门晚,宿鸟眠寒择木惊。波浪无时潮失信,关河有盗梦非情。不知归计何从得,碧颍青嵩尽未成。

峡束秋空一线青,万山深处长官厅。此常虚旷无馀物,面面为开碧玉屏。

红螺蟹新鲈鱠,白藕黄柑晚荔枝。酒尽月斜潮半落,山翁不省上船时。

夫子文章仆命骚,高标宁若岁寒凋。惯看雄辩朝挥尘,想见清吟放度韶。老去荷君频折简,时来容我尚同寮。区区长倩何为者,不乐平原意本朝。

莲花细步散香尘,金粟山门礼佛频。一种少年齐目断,不知谁是比肩人。

赵甥诗与雅音合,韦舅宜高进德冠。我到古人良已远,汝家宗姓莫教难。传家自喜春秋在,居职应怜翰墨残。门户人身难相称,衣裳仪观不须叹。

为怜心折骨仍惊,四十方兄博汝生。从此直须防巧中,著身未稳莫先鸣。

一冬才见瑞,三白讵须频。未嫌迟送腊,唯怜预占春。积砌犹残冻,妆苑已芳辰。留更明朝落,梅开欲斗新。

借得缄书卷又开,喜同千里故人来。切嗟正为求真益,肯使鳞鸿泛往回。

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燕去鸿归音信绝。问黄花、又共谁折。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明明我祖,天集休明。神母夜哭,彤云昼兴。笾豆有践,管籥斯登。孝孙致告,神其降灵。

钟石既作,俎豆在前。云旗飞扬,神光肃然。当驾飚欻,来乎青圆。言备缛礼,享兹吉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