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姑苏台

双钩带血不敢飞,城荒草碧春风吹。
秪今惟有台前月,曾照吴宫花发时。

作品评述

《赋得姑苏台》是明代瞿荣智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双钩带血不敢飞,
城荒草碧春风吹。
只今惟有台前月,
曾照吴宫花发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时期苏州姑苏台的景象。诗人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台上的景色与台下的变迁之间的对比。双钩带血不敢飞,城荒草碧春风吹,表达了当时姑苏台的凄凉和荒芜。然而,唯有台前的明月,依然像过去一样照耀着吴宫的花朵绽放的时刻,给人带来了一丝温暖和怀旧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姑苏台的景象,通过对比揭示了岁月的更迭和人事的变迁。诗中的"双钩带血不敢飞"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姑苏台的凄凉景象,双钩带血可理解为台上的钩子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荒芜的景象使它们不敢再承担起飞行的任务。"城荒草碧春风吹"这句则表明了台下的城市已经荒芜,但春风依然吹过,也许是为了净化这片荒凉。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中提到,只有台前的明月,依然如往日一样照耀着吴宫花朵盛开的时刻。这里的明月可以理解为希望和美好的象征,它虽然不能改变城市的变迁,但给人带来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温暖。

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之感,通过对姑苏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时期的怀念和对现实凄凉景象的感慨。它既展示了时间的无情和城市的变迁,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留恋。这种对比和怀旧的情感,使得这首诗词在传达了作者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引发读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诗词推荐

女墙驾月子城东,暮色初来诗兴浓。绿暗红稀春结局,望中白鸟入青峰。

远戍收宵柝,高风动雪车。三年同旅雁,一饭厌河鱼。赤叶寒林晓,黄茅野市虚。昔时溪水上,日出卧深庐。

花里传觞飞羽过。渐觉金槽,月缺圆龙破。素手转罗酥作颗。鹅溪雪绢云腴堕。七盏能醒千日卧。扶起瑶山,嫌怕香尘涴。醉色轻松留不可。清风停待些时过。

青山如君子,臭味我族类。向来傲官府,正自恶俗吏。主人清且贤,菽水无虚伪。胸次尘滓尽,端可肖人意。轩窗自罗列,献此重叠翠。公余一隐几,举目穷幽事。昔为幕中宾,妙语了同异。孰堪畏栖迟,胜境配高义。要从孺子濯,不逐众人醉。呤哦坐书丛,袖手太阿利。沈侯负能名,二绝

雁带新霜几多愁。和月落沧洲。桂花如计,菊花如许,怎不悲秋。江山例合闲人管,也白几分头。去年曾此,今年曾此,烟雨孤舟。

官从谏署清,暂去佐戎旌。朝客多相恋,吟僧欲伴行。河冰天际白,岳雪眼前明。即见东风起,梁园听早莺。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毫端偶集一微尘,何处溪山非此身。狂客思归便归去,更求敕赐枉天真。

光焰方期万丈长,壮心肯以醉为乡。功名莫与平泉李,志业须还铁砚桑。待价自应聊隐默,逢年安得更韬藏。翩翩剩读春风句,两目增明胆亦张。

明月伴我酒家眠,五更顺风催放船。月波荡湖湖欲溢,扶桑夺染半天赤。湖山破晓郁青苍,坐觉山与船低昂。少年负气隘湖海,老虽敛缩余心在,叩舷一笑宇宙宽,瓮一那可差别观。蒲帆瞬息几百里,峨峨阊门尺有咫。五湖千古自清风,诘朝持叩柱史。

岘南众峰外,窅然空谷深。丹楼倚碧殿,夐出道安林。习池抱邻曲,虚窗漱清音。竹静幽鸟语,果熟孤猿吟。故多物外趣,足慰倦客心。但恨绁尘羁,无繇数追寻。

玉兔何年上月宫,夜间捣药特无踪。神丹不老姮娥鬓,乞取刀圭驻玉容。

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少冷露寒侵帐额,残月光沈树杪。梦断锦帏空悄悄,强起愁眉小。

朱门处处临官道,流水年年绕禁宫。

商洛近京师,才难赴幕时。离歌纷白纻,候骑拥青丝。会喜疲人息,应逢猾虏衰。看君策高足,自此烟霄期。

一室环三径,诸郎读五车。山高空锁翠,涧阔自流花。辍我闽山焙,酬君顾渚芽。书来惊岁晚,老去各天涯。

夜永无眠非为茶,无风灯影自横斜。拥禂仰面书帷薄,数尽承尘一簟花。

岩腹刳为半月形,全功天且不能成。勿嗟圆处便生缺,犹幸晦中堪养明。更朔还多终有望,受亏已久得无盈。愿言链石补教足,使我众生眼界平。

未登紫薇垣,惭依红莲幕。於巷为遇主,自牖常纳约。我生类巢燕,君闻羡皋鹤。听取舆人言,岷峨小难首。

自逢陆老问君名,又见苏公记此行。从此却归庐阜去,岂无声寄谷帘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