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歌声远,重关柳色深。

出自唐代代王昌龄的《杂曲歌辞。少年行二首》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杂曲歌辞。少年行二首》

拼音和注音

gāo gé gē shēng yuǎn , zhòng guān liǔ sè shē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高阁:(名)①高大的楼阁。②放置书籍、器物的高架子:置之~|束之~。

歌声:歌唱之声;演唱歌曲的声音。

柳色:柳叶繁茂的翠色。多用以烘托春日的情思。指绿色。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原诗

西陵侠年少,送客过长亭。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走马还相寻,西楼下夕阴。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
高阁歌声远,重关柳色深。夜闲须尽醉,莫负百年心。

诗词推荐

桃李无言照水光,玻璃盆底洗新妆。不须水上红云句,水上红云不解香。

古岸生微霭,空休挂夕阳。霞辉明野色,天影战波光。集鸟村墟暗,鸣虫禾黍荒。秋高孤月静,天末巧云长。沙晚横归艇,川晴列去樯。登临自多感,何必寄他乡。

云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懒却还。将谓独愁犹对雨,不知多兴已寻山。才应行到千峰里,只校来迟半日间。最惜杜鹃花烂漫,春风吹尽不同攀。

无奈家家乞巧何,岂知天上拙人多。唤他乌鹊辛勤杀,才得扶舁渡浅河。

再来生白发,重见邓州春。依旧城西路,桃花不记人。卜居得穷巷,日色满窗新。微吟惊市卒,独鹤语城闉。

钝碧顽青几万秋,直无天地始应休。莫嫌尘土佯遮面,能向楼台强出头。霁色陡添千尺翠,夕阳闲放一堆愁。假饶不是神仙骨,终抱琴书向此游。

西来白水满南池,走马池边日落时。桥底荷花无限思,清香乞与路人知。淤田水浅客来迟,解舫都门问几时。谁道两京鸡犬接,差除屈指未曾知。

妆台静锁向清晨,满架琴书日覆尘。一自疏香人去后,可怜花鸟不知春。

西来为看秦山雪,东去缘寻洛苑春。来去腾腾两京路,闲行除我更无人。

皓月当空,寒江不动。万里清光,曾非别共。蚌孕珠而无从,兔怀胎而非种。万别千差,波腾海涌。卷舒只在一毫端,不用浑家生奉重。

渴乌滴尽三更雨,铁凤敲寒六月风。汤饼困来茶未熟,为师摇梦作丁东。

飞梯百级转层峦,政喜登临著眼宽。海上波涛连阆苑,日边尘土暗长安。乱来世事终无定,春尽羁愁岂一端。赖有谪仙能喜客,时陪杖履得雄观。

浅碧芙蓉,素艳亭亭,前身阿娇。记湘滨露冷,酥容倍洁,华清水滑,酒晕全消。瑶剪丰肥,云翻碎萼,白羽鲜明时自摇。风流处,是古香幽韵,时度鲜飙。琼枝璧月清标。对千朵婵娟倾翠瓢。况水晶台榭,低迷净缘,冰霜词调,隐约轻桡。细认金房,钟奇孕秀,已觉青衿横素腰。西风晚,

一散菁葱社,松阴路遂分。孤云堪作我,朗月辄思君。溪暖絺初动,桐欹露已闻。感离因忆旧,远望思纷纷。

清时无路取封侯,病卧牛衣已数秋。日月不胶时易失,感今怀昔使人愁。

往者江次对,不妄出荐口。门无杂遝宾,麟角鳖肋九。斯文独许公,是谓言可否。几年阙通谒,今乃获拜手。

清晓上高台,秋风今日来。又添新节恨,犹抱故年哀。泪岂挥能尽,泉终闭不开。更伤春月过,私服示无缞。

缘曲疑难至,冯虚恐未安。狻猊金锁冷,鹦鹉雪衣单。竹倚琅玕听,云移罨画看。如何翠微上,犹自着尘冠。

八郡经生满鱣堂,那能斗酒博西凉。晚年刻意玄虚讲,蚤岁留心翰墨场。怜我无毡寒坐客,分公燕寝旧清香。相逢一笑宁多得,归去匆匆有底忙。

月满长空朗,楼侵碧落横。波文流藻井,桂魄拂雕楹。深鉴罗纨薄,寒搜户牖清。冰铺梁燕噤,霜覆瓦松倾。卓午收全影,斜悬转半明。佳人当此夕,多少别离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