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杂诗七首

卜筑城隅久罢休,数椽忽得水西头。
四围竹色缭寒碧,一径杉风留素秋。
门外水天分棐几,天边桂子入帘钩。
指踪尽得神仙客,更乞佳名为榜不。

作品评述

《台城杂诗七首》是宋代曹勋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建筑师在台城中长时间辛勤劳作后的一些感悟和景象。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卜筑城隅久罢休,
数椽忽得水西头。
四围竹色缭寒碧,
一径杉风留素秋。
门外水天分棐几,
天边桂子入帘钩。
指踪尽得神仙客,
更乞佳名为榜不。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在建造台城的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诗人在建筑城墙的角落劳作了很长时间,最终决定放弃,却突然得到了一块水西头的木材。四周围绕着竹子,竹子的颜色在寒冷的天空中显得格外婉约,而一条小径上的松树依然保留着夏季的绿色,给人留下了素净的秋意。

诗中还描绘了门外的水和天空的景象,水天相接之处显得模糊不清,仿佛有仙气缭绕。远处的天边有桂子飘落到帘钩上,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诗人指着这些痕迹,仿佛找到了神仙的足迹,期望能够为这座城墙取一个名字,以表达对这座建筑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台城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建筑艺术和自然之美的赞美。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曹勋对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之间关系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诗词推荐

终日冲奔浪,何年坠乱风?谢公堪入咏,目极在云中。

谁能竟日把书看,荡桨扶筇十里间。未办深藏豹林谷,不妨时到虎丘山。秋来千顷境绝丽,老矣北窗人极閒。忽见题名在尘壁,馀生那得许坚顽。

月旦评犹在,题舆事已非。田园宁作计,鸥鹭本忘机。此地期相款,终天愿忽违。西风送丹旐,老泪不禁挥。

缓辔松阴不起尘,岚山经雨一番新。遥知数夜寻山宿,便是全家避世人。落日已迷烟际路,飞花还报洞中春。可怜不更寻源入,若见刘郎想问秦。

今代崔斯立,才高不负丞。君方为重客,人谓得良朋。敏捷朝千字,辛勤夜一灯。明年冠秋试,万里看飞腾。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铅汞要加添。火候频煎。体中气足返阳全。养就婴儿并姹女,同坐同眼。髓实自身坚。运满三田。刀圭服了得神仙。只候功成并行满,独步朝元。

鼻孔随人走,日中忽见斗。踏定太冲脉,壁上挂著口。

城上清钟散御墀,曙鸦声动万年枝。天回阁道星辰迥,云捧乾清岁月迟。内省尚承东阙旨,从官稀见早朝仪。羁孤愁断周南目,仙仗新传到具茨。

楚客秋悲动,梁台夕望赊。梧桐稍下叶,山桂欲开花。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长歌白水曲,空对绿池华。

轻轻点著发光寒,这里停桡舞棹难。明暗路岐都照破,放行初不犯波澜。

禅意归心急,山深定易安。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雪路侵溪转,花宫映岳看。到时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笑推窗户揖青山,茶鼎松风入耳潺。老去已知今世错,贫来剩得此身閒。漱流枕石心长在,涉水穿林步已难。六十年来醉题壁,那知尚在白云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高僧七十未龙钟,飞锡飘然百里中。正欲逢场施手段,不妨临老入花丛。把茅便可传宗旨,一钵由来是祖风。直要空门高著眼,看渠拍手任西东。

茂陵多病不胜秋。多情还倚楼。隔江何处泊离舟。有人歌远游。清兴在,此生浮。老来长是愁。西风吹梦白萍洲。旧鸥今在不。

薄德终惭举,通才例上居。

百不如人此老身,老身何必要如人。等闲花草随宜种,多在山中住几春。

今夕遂独坐,今晨已别离。同此良宵中,秋意各自知。滟滟潮与汐,来往亦何为。嗟尔扁舟子,何时老藩篱。

簪去良朋未月期,无邪端欲正吾思。近来自服无他药,一卷中庸对证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