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边贡的《登岳次刘希尹韵四首(其四)》
拼音和注音
yán zhàng cuī wéi yún wù shēng , tài shān líng xiù gǔ jīn chē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泰山:(名)①山名,在山东。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北斗|重于~|有眼不识~。②岳父的别称。
古今:古代和现代。
崔嵬:(书)①(名)有石头的土山。②(形)高大:习习谷风,维山~。
云雾:(名)云和雾。多比喻遮蔽或障碍的东西。
边贡
边贡(1476 ~1532)字庭实,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原诗
岩嶂崔嵬云雾升,泰山灵秀古今称。
百千万地岂重有,三十八年才一登。
贝殿深春来供客,松崖落日下樵僧。
中天夕磬泠泠发,知在烟峦第几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