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谷亭(三首)

闻道团营将,前茅未进师。
居民坐涂炭,挥泪望旌旗。
柳色烽烟外,鸠声谷雨时。
移家若飘梗,谁暇念东菑。
¤

作品评述

《哀谷亭(三首)》是明代朱应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闻道团营将,
I heard about the generals in the military camp,

前茅未进师。
Leading the troops, but not yet achieving victory.

居民坐涂炭,
The common people suffer in misery,

挥泪望旌旗。
Shedding tears as they gaze at the flags and banners.

柳色烽烟外,
Beyond the willow trees, there is smoke from the beacon fires,

鸠声谷雨时。
The sound of mourning doves echoes during the Valley Rain season.

移家若飘梗,
Relocating is like drifting with the wind,

谁暇念东菑。
Who has time to think of the hardships in the Eastern Fields?

这首诗词以抒发作者对战乱时期的无奈和痛苦为主题。诗中描绘了战争时期的困境和人民的悲苦情景。第一句表达了作者听闻团营将领的消息,他们虽然名列前茅,却未能取得胜利。第二句描述了平民百姓生活在困苦中,他们眼泪汪汪地望着战旗。第三句通过描写柳树和烽火的景象,营造出战争的氛围。最后一句以移家比喻人们四处流离失所,生活艰难,谁还有心思去念念东菑(古代地名,表示人们对家园的思念)。

这首诗词通过对战争时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所带来的痛苦和无奈的感受,同时也展现了人民的苦难和流离失所的景象。诗中运用了悲凉的意象和婉转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对战乱时期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战乱的哀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词推荐

去年五月望,流水满一房。今年后三夕,大雨复没床。我辞江海来,中原路茫茫。舟楫不复见,车马驰康庄。矧居圜土中,得水犹得浆。忽如巨石浸,仓卒殊徬徨。明星尚未启,大风方发狂。叫呼人不应,宛转水中央。壁下有水穴,群鼠走踉蹡。或如鱼泼刺,垫溺无所藏。周身莫如物,患至

偕行那得会心期,先者贪前后者迟。空忆丽词能状物,每看奇异但相思。

勿谓虚明质,能成积厌威。由轻终及重,至著本从微。

西京无暑气,夏景似清秋。天府来相辟,高人去自由。江山通蜀国,日月近神州。若共将军语,河兰地未收。

菜把野园送,花枝邻巷附。捣蟾和绛雪,骑斗弄青霞。古帖临禽李,新诗续稻瓜。晚凉随杖履,携酒访鱼槎。

饥腹那堪疠鬼欺,万金良药起沈羸。致和自可消群沴,小试犹烦活国医。

柳色西门路,看公上马时。亦知非久别,不奈自成悲。白发刘宾客,青衫杜拾遗。分留端有待,剩赋竹枝词。

洛川依旧好风光,莲帐无因见女郎。云雨散来音信断,此生遗恨寄三乡。

破壁乱蛩吟,愁添鬓雪侵。凉生孤馆梦,秋入旅人心。排遣难凭酒,凄清不在琴。中原戎马躏,白露寝园深。

溯风何敢祝淮神,青律飞灰气自醇。顾我衰容唯殢酒,因君佳句始知春。山中桂子年年好,观里桃英日日新。延对彤廷须努力,詹生学问及昌辰。

湖里种荷花,湖边种杨柳。何处渡桥人,问是人间否。

山后与山前,相思隔叫猿。残云收树末,返照落江源。苦雨秋涛涨,狂风野火翻。朝来卖药客,遇我达无言。

养竹栽花住玉京,已将功业付闲情。太平世上无豪杰,大雅场中有老成。白日长思泉石趣,青楼空沸管弦声。冷观人事如碁局,谁肯忘机过一生。

山头百亩宫,庭下千年树。在昔甘露霏,尝疑神物护。阴连殿阁寒,声撼雷霆怒。瞻影卫公堂,英魂想来去。

一部日录付婿,三经新义传儿。跻翁超乎亚圣,赞父光于仲尼。

我生不是先,偶与前辈隔,古人犹爱水,况此千丈碧。孤圆本然明,万象纷如绎。行吟鬼破胆,坐钓风生腋。疏梅逞晨妆,漏月印金璧。奇峰列云影,平桥涨春泽。四时如劈剪,一照成虚射。缅想亭中人,屡憩泉上石。心空见了了,起觅已他适。吾诗复何言,镜镜如痕迹。

吹台萧瑟行云暮。一带雨声连禁树。正当潘岳感秋时,又到杜陵怀古处。百年同是红尘路。行近醉乡差有趣。坐中谁是独醒人,我醉欲眠卿可

雨湿蓼花千穗红。

一朵梅花直一时,诗须清似此花枝。能诗人去花无王,图得重来未落时。

节彼乔岳,神明之府。秩秩威备,肃肃灵宇。懿号春崇,庶物咸睹。帝籍升名,式绥九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