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寓居书怀

一室四无邻,荒郊接古津。
幽闲消俗态,摇落露家贫。
绝迹思浮海,修书懒寄秦。
东西不复问,翻笑泣岐人。

作品评述

《荆州寓居书怀》是唐代吴融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境遇贫困,但他却能以自省的态度舒展情怀,表达了对俗世虚妄的厌倦和对自然景色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室四无邻,荒郊接古津。
我的屋子四面无邻,荒郊连接着古津。
幽闲消俗态,摇落露家贫。
幽静使浮躁消散,秋天摇落露出贫穷的家境。
绝迹思浮海,修书懒寄秦。
断绝了外界联系,思念起漂泊的海上生活,懒得寄送书信到秦地。
东西不复问,翻笑泣岐人。
东西不再问及,反而笑着流泪的岐人。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时代局势的思考。诗中的“一室四无邻”,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居住的荒凉环境,传达了作者孤独无助的寓居之态。作者在这种环境下,以幽闲消俗态的心境和自我安慰的方式,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他提到的“绝迹思浮海”和“修书懒寄秦”,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漂泊生活和寄情于文字的感慨和怀念。最后两句“东西不复问,翻笑泣岐人”,通过讽刺和自嘲的方式,暗示了作者的无奈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整首诗词以寓居荆州为背景,通过描述荒凉的生活状况和内心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对风俗世态的疏远和对自然清幽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内心自由追求的渴望。

作者介绍

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人。龙纪初,及进士第,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去官依荆南成汭。久之,召为左补阙,拜中书舍人。昭宗反正,造次草诏,无不称旨,进户部侍郎。凤翔劫迁,融不克从,去客阌乡,俄召还翰林,迁承旨卒。有《唐英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玉山东去不通州,万壑千岩隘上游。应会逐臣西望意,故教溪水只西流。

周郎既老曲不顾,自作吴音歌白苎。二三名胜能知音,伧翁得之嗟已暮。玩之在手一载读,愈见佳处心愈妒。君乎瘖休无复鸣,我宜如许他宜虑。乡曲豫章皆奇才,直上千尺已摧去。

四美持来野老家,灯前儿女自讙哗。匙抄天上神仙饭,瓶插人间富贵花。剡雪尚堪书茧纸,吴霜聊欲寄乌纱。今朝新雨无人迹,莫向门前机个夸。

心事谁能识,交游得细论。有居多水竹,此世老丘园。遗恨成千古,无人作九原。晚来风政恶,不忍赋招魂。

日脚阴晴屡,船身坐卧俱。溪山无入望,覊旅孰为娱。路识长安近,名非短策图。无迷蔡谟蟹,且觅季鹰鲈。

夕阳舂处是吾家,水绕山环路转赊。蹙蹙四方浑未定,茫茫大化渺无涯。归来已恨十年晚,老去空嗟两鬓华。各原及时崇令德,万钟於我本何加。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御前亲赐密云龙,讲罢分行帝在中。起揖坐尝还再拜,侍臣趋出辇还宫。

山城老稚竞攀辕,况复官曹辱后先。敢爱一樽追笑语,未妨五日作留连。天香国色酡颜去,渭北江东把臂前。已办明朝开煮酒,丝桐小置式微篇。

两堂云水尽分拏,王老师能验正邪。利刀斩断具亡像,千古令人爱作家。此道未丧,知音可嘉。凿山透海兮唯尊大禹,炼石补天兮独贤女祸。赵州老,有生涯,草鞋头戴较些些。异中来也还明鉴,只个真金不混沙。

青苔常满路,流水复入林。远与市朝隔,日闻鸡犬深。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啸傲转无欲,不知成陆沉。

疆事须长算,朝家得实能。坐来酬万务,心地自虚凝。

访旧知俗非,好书与理近。气味既如此,况复少畦畛。

几回双脚为亲轻,未餍其亲锐茈行。白面书生谁一顾,绣衣使者自多情。祝融雨后山归洁,彭蠡秋来水中清。收拾还家自金玉,从渠唤我太高生。

醉把青荷当篛笠,乱披红芰作蓑衣。渔翁家在蓬瀛上,欲驾莲舟一叶归。

兰台进秩通闺籍,熊轼临民奉诏条。风俗重寻南越志,乡关犹隔浙江潮。悬知坐啸讴谣洽,更想行春意气饶。远宦逢秋少悲吒,潘郎玄鬓恐先凋。

北阙书不上,南山田不归。朝暮陈州门,悠悠此何为。我老何所为,暖日聊差池。君听城上乌,哑哑端为谁。

雪白杨花扑马头,行人春尽过徐州。夜深一片城头月,曾照张家燕子楼。

林庐寄幽旷,墟落但烟霏。泽葵依废井,秋瓜生故篱。左右皆鹿场,水鸟终夜飞。我来岁云久,似与世相违。读书不闻道,聊复自娱嬉。浊酒虽不多,酌之亦忘饥。仲父虽云仁,树塞犹见非。小人固有分,俭陋乃其宜。原思坐鸣琴,允也百世师。

蓟北连极塞,塞色昼冥冥。战地骸骨满,长时风雨腥。沙河留不定,春草冻难青。万户封侯者,何谋静虏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