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感友生见访

讲馀多滞疾,林下掩重扉。
度日人稀到,残阳鸟独归。
山光来有势,云影去何依。
世态那堪说,唯君念息机。

作品评述

《山中感友生见访》是宋代释智圆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在山中感受友人的到来
馀多滞疾,林下掩重扉。
度日人稀到,残阳鸟独归。
山光来有势,云影去何依。
世态那堪说,唯君念息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身处山中,感受到友人的到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山中的生活,他因为一些疾病而多有闲余时间,常常闭门不出。日子过得很平静,很少有人来访,只有在夕阳西下时,孤雁归巢,才有鸟儿独自飞回山中。山光在来的时候很壮丽,但云影却离去了,无处依托。诗人感叹世间的变迁和人情冷暖,只有这位友人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寄托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生活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寄托。诗词通过山中的景象和自然元素,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世态的感慨。作者尤为珍视友人的到来,因为只有他能理解并分享诗人的内心世界。整首诗词情感深沉,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将人们对友情和人情的理解和思考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词在情感表达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一部分。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诗词推荐

古寺得断碣,偃卧败壁阴。莓苔入破字,欲读不易寻。姓字驳难辨,展转风雨侵。尘穴夏蛙宿,草盛秋虫吟。田夫煅可砺,老妇寒可砧。伊非浮图家,岁月徒骎骎。予闻岐阳鼓,篆法抵万金。存者十止九,太息涕泗霪。

山为浮来海莫沈,萧梁曾此布黄金。梵僧亲指耆阇路,帝女归传达磨心。地控好峰排万仞,涧馀流水落千寻。灵踪断处人何在,日夕云霞望转深。

忿怼及韩驷,荒唐入郢鞭。乐生端可拜,宁死不谋燕。

溪上梅花舍后开,市南新酒酦新醅。寻山近有殳基宅,看雪遥登顾况台。

雷雨新头角,烟霄旧羽翰。联根方拔象,接翼更停鸾。紫锦双翻箨,青铜并倚竿。摩穹端有待,联复护雕阑。

雨后沧波泯泯流,樵夫归去有渔舟。江郎缩地能如此,何必双溪叠嶂游。

钱塘潮头来,成都药市集。叵尀汝州风,吹落毛僧笠。

吴楚半秋色,渡江逢苇花。云侵帆影尽,风逼雁行斜。返照开岚翠,寒潮荡浦沙。余将何所往,海峤拟营家。

新得新晴纵夜游,纱笼喝道肯迟留。风流买市皆如愿,雪艳歌筵总莫愁。不放晴光半分过,亦知人世一沤浮。星星镫火须臾事,何似长看素月流。

老眼山林自是宜,卧龙春晚夕阳迟。芒鞋竹杖经行遍,绝胜篮舆喝道时。

井络西瞻劫火残,天涯执手语含酸。乡人为把子虚诵,国典能推良吏难。老我棲迟同燕雀,送君翔翥上鸳鸾。长风借与还乡便,犹喜白鸥盟未寒。

此心无所著,閒散似神仙。每日三餐饭,谁家一熟田。健吟输少后,起思忆衰年。安得同携手,徜徉泉石边。

落拓刘郎醉未醒,少年名字以诗行。流传谩有南朝体,萧寺如今白发生。

月色上窗纱,移来竹影斜。夜深人已寂,更转鼓频挝。杜宇惊幽梦,银釭坠细花。一时浑不记,身在羽人家。

太武南征似卷蓬,徐阳兖蔡杀皆空。从来吊伐宁如此,千里无烟血草红。

桃杏风香帘幕闲,谢家门户约花关,画梁幽语燕初还。绣阁数行题了壁,晓屏一枕酒醒山,却疑身是梦魂间!

吾敬林隐君,终老梅花乡。孤山足佳处,不愿白玉堂。古来贫贱交,富贵渠相忘。岁寒谁古心,摇摇桃李场。

清切曹司近玉除,比来秋兴复何如。崇文馆里丹霜后,无限红梨忆校书。

平生传业志诗书,常耻朱门炫绮襦。作意文场旋阁笔,强颜宦路亦分符。骎骎春意回平野,戛戛篮舆入画图。但恐相思劳小阮,想从烟际望重湖。

从洛到许巍巍。曹公忧国无私。减去厨膳甘肥。羣僚率从祁祁。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