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野十咏·安乐窝

受用十三诗,不离方寸地。
门外自风波,行之以无事。

作品评述

《水竹野十咏·安乐窝》是宋代诗人叶茵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受用十三诗,不离方寸地。
门外自风波,行之以无事。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水竹野景观,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生活哲理。诗人在这个安宁宜人的环境中,以自在的心态欣赏着十三首诗,这些诗给予他丰富的乐趣和满足感。他并不追逐世俗的纷扰和名利,而是选择在这个方寸之地中静心思考、欣赏诗词的美妙。尽管外面可能有风波和纷争,但他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以无事的态度行走于尘世之间。

赏析:
《水竹野十咏·安乐窝》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宜人的自然景观,展示了诗人对清静宁谧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水竹野景象象征着一种宁静和平和的状态,与忙碌喧嚣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在这样的环境中欣赏诗词,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沉浸于美好艺术的生活态度。

诗中描绘的"十三诗"可能指的是十三首诗词,它们给予了诗人丰富的美感和思想启迪。这种对文学的追求使得诗人能够超越俗世的烦恼和纷争,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诗词的最后两句"门外自风波,行之以无事"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尽管外面可能存在风波和纷争,但诗人选择以无事的心态行走于尘世之间,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这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超越世俗的人生理想。

《水竹野十咏·安乐窝》以简洁的文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文学和内心宁静的追求,表达了他对平和生活的向往和珍视。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哲学,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美好的境界。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细看秋露黄金蕊,不减春风白玉枝。人道江南富山水,江南山水富于斯。

玉帘寒、翠痕微断,浮空清影零碎。碧芽也抱春洲怨,双卷小缄芳字。还又似。系罗带相思,几点青钿缀。吴中旧事。怅酪乳争奇,鲈鱼谩好,谁与共秋醉。江湖兴,昨夜西风又起。年年轻误归计。如今不怕归无准,却怕故人千里。何况是。正落日垂虹,怎赋登临意。沧浪梦里。纵一舸重游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最爱东山晴后雪,却愁宜看不宜登。

君家灵运有山癖,平生费却几两屐。从人唤渠作山贼,内史风流定谁识。西窗小憩足力疲,梦赋池塘春草诗。只今屐朽诗不朽,五字句法谁人追。天台览遍兴未已,天竺山前听流水。秦人称帝鲁连耻,宁向苍苔留屐齿。乙庵是渠几世孙,登山认得屐齿痕。摩挲苔石坐良久,便欲老此岩之根。

冷艳天然白,寒香分外清。稍惊春色早,又唤客愁生。待索巡檐笑,嫌闻出塞声。园林多少树,见尔眼偏明。

荦砍嵚岑转百盘,峡天深处得平宽。秋风策策醾花老,暮雨萧萧稻子寒。仁者乐山心本静,硕人在涧体俱胖。农家不解诗翁趣,只道丰年了纳官。

道人留谈话,竹院寂无声。沽酒童来缓,题窗诗已成。海珍纫紫菜,仙品渍黄精。移席临檐月,焦桐膝上横。

恨与前欢隔,愁因此会同。迹高芸阁吏,名散雪楼翁。城闭三秋雨,帆飞一夜风。酒醒鲈鲙美,应在竟陵东。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西峰大雪开,万叠向空堆。客贵犹寻去,僧高肯不来。潭澄猿觑月,窦冷鹿眠苔。公子将才子,联题兴未回。

密密无声坠碧空,霏霏有韵舞微风。幽人吟望搜辞处,飘入窗来落砚中。

点点残红缬燕泥,书堂春暖日初迟。绿杨影裹莺声碎,正是南窗梦觉时。

一不成,二不是。建立乖宗,扫除失旨。

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

频年入梦此跻攀,骤觉平时气象还。吴客到应忘月观,淮乡胜不数平山。飞檐曲槛霄霏处,叠嶂横江几席间。见说能诗好宾主,风雷落笔每乘闲。

自笑谋生拙,多应涉世疎。为贫趋斗禄,因病试方书。榕叶寒侵户,梅花深结庐。焚香坐清夜,吟到晓钟初。

吏隐南阳味日新,幕中文雅尽嘉宾。满轩明月满谭夜,共忆诗书万卷人。

轻红蔓引丝多少。剪青兰叶巧。人向月中归,留下星钿,弹破真珠小。等闲不管春知道。多著绣帘围绕。只恐被东风,偷得馀香,分付闲花草。

十二峰前富贵家,乱离不复旧繁华。亭台寂寂无不到,流泉东风自落花。

圣人用仁心,恻伤路傍儿。虎狼舐吻血,自哺胃与肌。同在天地闲,六凿相识知。父母临万物,大道甚坦夷。百年修不善,一日许知非。虎狼有悛心,还与圣人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