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游功德寺》
拼音和注音
píng shuí qǐ yǔ lóng tíng shuǐ , huà zuò dōng jiāo yǔ yī l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龙亭:即香亭。结彩为亭以盛香炉。也称香舆、香车。即龙庭。朝廷。元时建康·钟山·冶亭。
化作:化育生成。变成。
作东:作东zuòdōng[playthehost;standtreat;actashosttosb]做东道主
东郊:西周时,特指其东都王城以东的郊外。周灭商后,迁殷民于此。泛指国都或城市以东的郊外。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河畔南辕忽改西,人家两两傍山低。
云归远岫昏初敛,春入平原绿未齐。
钟动招提迎老衲,纸飞荒冢哭孤嫠。
凭谁乞与龙亭水,化作东郊雨一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