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张翥的《送以中及公自扬天宁寺游匡庐》
拼音和注音
hú xiǎo xīng fú shí , yán chūn pù duàn b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浮石:山名。在东海。山名。在今江西省南康县西,形如覆钟,水环其外。岩浆凝成的海绵状的岩石。很轻,能浮于水面,故名。石磬。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原诗
趺坐对禅镫,江风浪几层。
还从鹤城路,去访虎溪僧。
湖晓星浮石,岩春瀑断冰。
吴中却回日,应老旧池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