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顶

由径寻山路,登临步步疑。
纵高终带险,任达亦须危。
况是多防地,那堪独力时。
荆榛方栉比,直道拟奚为。

作品评述

《登山顶》是宋代诗人高辅尧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登山过程为主题,表达了攀登高峰所带来的疑虑和挑战。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登山顶》中文译文:
由径寻山路,登临步步疑。
纵高终带险,任达亦须危。
况是多防地,那堪独力时。
荆榛方栉比,直道拟奚为。

诗意和赏析:
《登山顶》以登山为象征,通过描绘攀登山峰的过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疑虑和困惑。诗人走过山径,踏上登山之路,但每迈一步都感到犹豫和迟疑。纵然攀登至高处,也伴随着危险,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避免风险的存在。在这种多难之地,单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应对的。诗中提到的"荆榛"意味着荆棘和困难,与"直道"形成对比,暗示了攀登高峰的艰辛。诗人对于攀登高峰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思考,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身能力和选择的怀疑。

这首诗通过山峰的攀登形象,寄托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与反思。它揭示了一个普遍的主题,即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常常面临困难和犹豫。诗人在表达自己的疑虑和困惑的同时,也呼唤着对于道路选择的谨慎和深思。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给予读者以启示,让人们思考攀登人生高峰的意义和挑战。

总的来说,《登山顶》通过描绘登山过程的难题和疑虑,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它以简洁凝练的语言传达了一种探索、追求和困惑的情感,使人们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旅程产生了一丝思索。

诗词推荐

刀镊王生勇黜妻,痛怜白发有亲慈。纷纷世上私妻子,闻有斯人死愧之。

文墨尖新无处用。已将名利浑如梦。一串数珠随手弄。休千种。唯闻念佛心欢勇。滉漾空中仙乐动。笙箫声细天风送。接引凡夫归圣众。香云捧。男儿此日方崇重。

玉杵声中舞素娥,西风叶叶自婆娑。一天清气无人管,惟有山楼树影多。

遥知三径长荒苔,解组东归亦快哉。津岸纷纷群吏去,船头衮衮好山来。平时佳客应相过,胜日清尊想屡开。若许诗篇数还往,直须共挽古风回。

花界无生地,慈宫有相天。化娥腾宝像,留影閟金仙。殿涌全身塔,池开半月泉。十峰排碧落,双涧合清涟。药草经行遍,香灯次第燃。戒珠高腊护,心印祖僧传。瓶识先罗汉,衣存旧福田。幻身观火宅,昏眼照青莲。住觉超真境,依游渡法船。化城珠百亿,灵迹冠三千。萧壁将沈影,梁薪

欲笑周文歌宴镐,遥轻汉武乐横汾。岂知玉殿生三秀,讵有铜池出五云。陌上尧樽倾北斗,楼前舜乐动南薰。共欢天意同人意,万岁千秋奉圣君。

谓东坡、未老赋归来,天未遣公归。向西湖两处、秋波一种,飞霭澄辉。又拥竹西歌吹,僧老木兰非。一笑千秋事,浮世危机。应倚平山栏槛,是醉翁饮处。江雨霏霏。送孤鸿相接,今古眼中稀。念平生、相从江海,任飘蓬、不遣此心违。登临事,更何须惜,吹帽淋衣。

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凉风秋有月。若无一事挂心头,个裹无私真廓彻。

时情世难消我道,薄宦流年厄此身。莫叹京华同寂寞,曾经年代革共漂沦。对山开户唯求静,贳酒留宾不道贫。善政空多尚淹屈,不知谁是解忧民。

茂苑闲居木石同,旋开小径翦蒿蓬。虚游心在鸿濛外,穴处身疑培塿中。花影一阑吟夜月,松声半榻卧秋风。百年寄傲聊容膝,何必高车驷马通。

中国一团黑,悲嚎不忍闻。愿为刀下鬼,换取真太平。

万顷波心露一拳,不知星落是何年。

忆昔从吾友,兹焉事笔耕。萤窗秋夜短,莲社晚风清。乱后成陈迹,重来怆故情。惟余云水客,依旧戏长鲸。

十八贤真在,时来拂榻看。已知前事远,更结后人难。泉滴胜清磬,松香掩白檀。凭君听朝贵,谁欲厌簪冠。

春来秋叶在枯枝,底用端蓍更指龟。二老东来元并辔,马前何害不相知。

欲折梅花寄故人,驿无来使草成茵。轻风细雨分寒暖,已是江南数日春。

淮海秋风,冶城飞下扬州叶。画船催发。倾酒留君别。卧倒金壶,相对天涯客。阳关彻。大江横绝。泪湿杯中月。

忆昔东坡老,曾吟陌上花。我今归故里,卉木正光华。

江上秋高霜早。云静月华如扫。候雁初飞,啼螀正苦,又是黄花衰草。等闲临照。潘郎鬓、星星易老。那堪更、酒醒孤棹。望千里、长安西笑。臂上妆痕,胸前泪粉,暗惹离愁多少。此情谁表。除非是、重相见了。

前习都由未尽空,生知雅学妙难穷。一千首出悲哀外,五十年销雪月中。兴去不妨归静虑,情来何止发真风。曾无一字干声利,岂愧操心负至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