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舍人奉使北朝

汉使下西清,胡人拥道迎。
寒笳随宿堡,卫甲出孤城。
犯雪貂裘重,冲风锦绶轻。
山川辞国远,车骑踏沙行。
授馆氊为幄,供庖酪和羹。
戎王拜天赐,虏帅伏名卿。
紫塞千烽静,黄云万里平。
甘泉归奏日,重见凤池荣。

作品评述

《送谢舍人奉使北朝》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汉使下西清,胡人拥道迎。
寒笳随宿堡,卫甲出孤城。
犯雪貂裘重,冲风锦绶轻。
山川辞国远,车骑踏沙行。
授馆氊为幄,供庖酪和羹。
戎王拜天赐,虏帅伏名卿。
紫塞千烽静,黄云万里平。
甘泉归奏日,重见凤池荣。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宋代使者送别谢舍人奉使北朝的情景。诗人描述了使者穿越西北边境的景象,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对国家的关切。诗中展示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战争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与荣耀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使者奉使边塞的旅途和边塞的景象,展现了边塞风光的壮丽和使者的艰险之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使者穿越寒冷的雪地和峻峭的山川与他所代表的国家的远离和荣耀形成对比。同时,诗中还描绘了边塞的军事布置和边关的虚实,以及使者与虏帅的对话,突显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对立。

整首诗词气势磅礴,用词精准,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的关切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富有音乐感的韵律,使整首诗节奏明快而有力,给人以豪情壮志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边塞使者的旅途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关怀和对和平的向往,展示了边塞的壮美和荣耀。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和音乐感的韵律,使整首诗词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一食复何如,寻山无定居。相逢新夏满,不见半年馀。听话龙潭雪,休传鸟道书。别来还似旧,白发日高梳。

因访诗宗特特来,子猷兴尽转船回。故园松笔元无恙,新本芝兰更欠栽。杰句多於贫后出,好怀长是醉时开。白云只在青山外,归去堂前学老莱。

亚相何年镇百蛮,生涯万事瘴云间。夜郎城外谁人哭,昨日空馀旌节还。

列仙始祖许箕公,上国尊贤典礼隆。三十九人裁信史,百千万祀纪清风。衣冠文物流传盛,花柳亭台曲折通。镜水在先祠越隐,如今彼此可称雄。

落日迷墟落,林霏隔树林。入门疑寺近,出谷听钟深。墐户觅安寝,隔篱谋浊斟。不眠还耿耿,百眠搅予心。

枫猿峤角别多时,二教兼修内学师。药树影中频缀偈,莲峰朵下几窥棋。游归笋长齐童子,病起巢成露鹤儿。诏落五天开夏讲,两街人竞礼长眉。

粗疏犊鼻却闲身,莫道吾家北院贫。自是江湖钓竿手,不妨烟水却知人。

龙举头,猳掉尾。羊为兄,猴作弟。羊归穴,猴离次。

傍水寻梅步水湄,轻寒轻暖日斜时。不辞二里还三里,且看南枝又北枝。蕊胜珠圆香胜脑,花如玉澍蔕如脂。绝怜疏影横清浅,欲为题诗未敢诗。

美人来去春江暖,江头无人湘水满。浣沙石上水禽栖,江南路长春日短。兰舟桂楫常渡江,无因重寄双琼珰。

相逢已偶尔,告别更苍然。离合惊时换,行藏乃世缘。君无学干禄,我亦赋归田。泗水秋山外,长安夕照边。

一春天富贵,万象物光华。遥想西湖上,风流卖酒家。

深闺乍冷鉴开箧,玉箸微微湿红颊。一阵霜风杀柳条,浓烟半夜成黄叶。垂垂白练明如雪,独下闲阶转凄切。只知抱杵捣秋砧,不觉高楼已无月。时闻寒雁声相唤,纱窗只有灯相伴。几展齐纨又懒裁,离肠恐逐金刀断。细想仪形执牙尺,回刀剪破澄江色。愁捻银针信手缝,惆怅无人试宽窄。

腊前再雪已相侵,年后更连人日阴。欲问梅花苦无地,把君诗卷得参寻。

墨带残膏浓复淡,笔生春意睟而温。昨朝借我还还集,须信芝兰别有根。

枯桂衰兰一遍春,唯将道德定君臣。施行圣泽山川润,图画天文彩色新。开阁覆看祥瑞历,封名直进薜萝人。应怜老病无知己,自别溪中满鬓尘。

饮酒无奇诀,且斟三四分。初头只嫌浅,忽地有余春。身外多少事,灯前子细论。绝怜青女老,忍冷撒琼尘。

李门弟子饶门友,渭水年龄泗水心。

七萃銮舆动,千年瑞检开。文如龟负出,图似凤衔来。殷荐三神享,明禋万国陪。周旗黄鸟集,汉幄紫云回。日暮钩陈转,清歌上帝台。

金山独秀峰,千古压嶙峋。□□□□口,标奇世绝伦。形從天赋授,名自我推论。象岳犹前席,群峰合望尘。不知居海郡,知己是何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