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纪丞相挽诗

相位期三入,人心望一新。
名称高世表,器识自天真。
孰谓仁人寿,空怜吾道贫。
彼苍如有意,应百赎其身。

作品评述

《李伯纪丞相挽诗》是宋代赵令衿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相位期三入,
人心望一新。
名称高世表,
器识自天真。
孰谓仁人寿,
空怜吾道贫。
彼苍如有意,
应百赎其身。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李伯纪丞相的挽词之情。诗中提到,丞相的相位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人们的心情也期待着一个新的开始。丞相的名声在世间很高,他的才智与天真纯洁的品质自然而然地彰显出来。然而,诗人感叹说,有人认为仁人可以享受长寿,却无奈地怜悯着自己的境遇贫困。最后,诗人希望苍天有意,能够赐予百般补偿,以拯救丞相的身世。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李伯纪丞相的赞美和哀悼之情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丞相的景仰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诗中通过描绘丞相的相位进入第三个阶段,表达了对他长期以来的政治事业的成就和经验的崇敬。同时,诗人也强调了丞相的名声和高尚品质,他在名利场中能够保持天真纯洁的本性。这种对丞相的赞美和敬仰,体现了宋代士人对清廉忠诚的追求和对仁人才德的崇尚。

然而,诗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困境和无奈。诗人认为,仁人应该享受长寿和幸福,但他自己却身陷贫困之中,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补偿。最后一句中,诗人将希望寄托于苍天,希望苍天能够看到他的忠诚和付出,并给予适当的补偿和拯救。

整首诗词通过对丞相的赞美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个人命运的反思。同时,通过对仁人和贫困的对比,呈现了宋代士人对道德伦理和社会公正的关注。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士人的精神追求。

诗词推荐

小筑茅茨镜水滨,天教静处著闲身。平原不复赋豪士,甫里但思歌散人。翠壁微泉时的皪,衡门叠嶂晓嶙峋。子虚误辱诸公赏,万里轻鸥岂易驯!

西来山尽处,始见蓟州城。地拱三门峻,天回一面平。人烟多戍卒,市语杂番声。回首松亭道,秋风几日程。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毶毶。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思归时节,乍寒天气,总是离人愁绪。夜来无奈被西风,更吹做、一帘秋雨。征衫拂泪,阑干倚醉,羞对黄花无语。寄书除是雁来时,又只恐、书成雁去。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六载今如此,青松到屋梁。何言声籍籍,直作去堂堂。事已难追悔,天高只痛伤。当时巴蜀使,书疏不能忘。

月胁霜飞镜夹瞳,龙媒妇尽朔庭空。沙丘尚有真骊牡,端自方皋一雇中。

远望阳城湖,八九云梦吞。白云宿殿罅,青藓埋松根。樵唱林间路,渔歌寺外村。避喧嗜飞阁,未若叩禅门。

柯条未尝损,根蕟不曾移。同类今齐茂,孤芳忽独萎。仍怜委地日,正是带花时。碎碧初凋叶,燋红尚恋枝。乾坤无厚薄,草木自荣衰。欲问因何事,春风亦不知。

昭陵玉函出人间,开平经今四百年。永和远距贞观先,俯仰陈迹俱可怜。古人学书如学仙,笑锋谁人玄之玄。水晶宫裹佳公子,风流翰墨皆水然。我评逸少非真逸,名载深谋并绝识。独留兰纸博千金,似是艺成能掩德。名士由来雁逼真,书空咄咄彼何人。遗才流落稽山下,修竹娟娟万古春。

兰桡环城数叠。雾雨侵帘箔。翠竹交苍树,幽鸟声声如答。苇岸游绿鸭。暮山合,天际浓云罨,水周币。提携一醉,浊贤清圣欢洽。瀛洲美景,尽道东南都压。今日愁颜回笑颊。飞_。且将萱草归插。

{左革右阑}矢迎山驿,轺车下帝台。夜看牛斗分,应有使星来。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雪拥衡门水满池,温炉卯后暖寒时。绿醅新酎尝初醉,黄纸除书到不知。厚俸自来诚忝滥,老身欲起尚迟疑。应须了却丘中计,女嫁男婚三径资。

雨过芙蕖叶叶凉。摩挲短发照横塘。一行归鹭拖秋色,几树呜蝉饯夕阳。花侧畔,柳旁相。微云澹月又昏黄。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鹤残篱外笋,鼠舐墨中胶。

来为群无扣右扉,香生琼宇碧油围。前驺所过风俱静,幽鸟不惊云与飞。清啸一山旋暮角,和蒸九曲未秋衣。胜游英慨真奇遇,卷入豪端放棹归。

杜门朝复夕,岂是解谋身。梦不离泉石,林唯称隐沦。渐谙浮世事,转忆故山春。南国水风暖,又应生白蘋.

才到松陵即是家,茅堂万竹绿交加。午窗睡起无他想,坐看围棋到日斜。

炉峰绝顶楚云衔,楚客东归栖此岩。彭蠡湖边香橘柚,浔阳郭外暗枫杉。青山不断三湘道,飞鸟空随万里帆。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伫开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