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知府挽诗三首

小试牛刀在,长驱马足迟。
此生空抱负,真宰孰维持。
道并湖山重,民深雨露思。
何当十围腹,重作北窗期。

作品评述

《吴知府挽诗三首》是宋代释宝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吴知府挽诗三首

小试牛刀在,长驱马足迟。
此生空抱负,真宰孰维持。

道并湖山重,民深雨露思。
何当十围腹,重作北窗期。

译文:

在小试牛刀之后,长驱马足却稍显迟缓。
此生的抱负是空虚的,真正的主宰又是谁来维系呢?

道路与湖山同样沉重,百姓深深思考着雨露。
何时才能在十围(指官员的衙门)之内施展才能,重拾北窗(指文人的窗户)时光。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抱负与现实困境的思考与呼唤。作者自比为小试牛刀,试图在人生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但却感到行进的步伐缓慢,遇到了挫折与阻碍。

作者认识到自己的抱负空虚,意识到真正的支配者是谁,是自己还是命运,是上天还是内心的力量。这种对命运与自我掌控的思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迷茫与思考。

诗中提到道路与湖山同样沉重,这可以理解为社会与自然对个体的束缚与压迫。作者关注民众的疾苦,思考着如何改变这种困境,如何给百姓带来福祉和温暖。雨露象征着对百姓的关怀与爱护,这种深深的思念和关切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期望和希冀。他希望能在官场中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重拾北窗时光,重新回到文人的境地,追寻自我内心的光明与自由。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整首诗词以自己的人生抱负和对社会百姓的关怀为中心,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命运的思考和追问。同时,也展示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我价值的探索。

作者介绍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爲寺。復至四明,爲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爲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风流谁代子,虽有旧无双。欢酒言相送,愁弦意不降。落花馥河道,垂杨拂水窗。海潮与春梦,朝夕广陵江。

山锁松行一迳遥,峰回楼殿更岧嶢。飞来双鹤知何处,只有泉声下碧霄。

乌鹊语千回,黄昏不见来。漫教脂粉匣,闭了又重开。

这汉一生弄险,爱向风波里辊。肩个布袋截流,脚下不知深浅。劈箭机先,路通一线。

吾乡幸有吴夫子,星斗网罗文字胸。百鸟收声听鸣凤,千山落木秀孤松。旁通沧海江山水,高压云城帢帻峰。每见一斑三叹息,白头未得奉从容。

清可正原得忠臣,岂觉辞官归思匆。为道思新心甚切,难留执手意奚穷。亲斟御酒资行色,更敕云台写范容。回到家乡人问及,始知腾不负动功。

由来恶舌驷难追,自古无媒谤所归。勾践岂能容范蠡,李斯何暇救韩非。巨拳岂为鸡挥肋,强弩那因鼠发机。惭愧故人同鲍叔,此心江柳尚依依。

凤翥鹤林邑,来仪鸳鹭群。陈谟倾帝听,摛翰媲皇坟。位且践台斗,心惟寄岫云。诏纶方夜下,天曷丧斯文。

昼永花红困,烟轻草绿齐。缓行金琐细,烂醉玉东西。棋局观成败,河鱼入品题。门阑老宾客,胜处谢招携。

崖谷求仙底有仙,金梯上去即仙源。山川第一江西景,风月无边相国园。十倍黄楼况黄阁,千寻青笔是青原。写成脚力犹强句,灯火笙歌特地村。

纷纷竹帛传,浩浩金石刻。沦亡已无限,存亦谁爱惜。如何伏羲氏,文字二三画。姬孔岂不圣,用以演周易。

怯寒重着旧绵裘,已见盆栽坼绛榴。自厌一春常服药,忽惊半月不梳头。画评懒与痴儿辨,诗序难禁晚进求。带砺有盟犹未保,当时谁识种瓜侯。

函关秋霁雁初回,六里商於晓色开。四皓有灵应笑我,谪官方始入山来。

心具良知所性根,若非穷理亦能昏。心须物格无余蕴,藩蔽开除本体存。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玉漏涓涓银汉清,鹊桥新架路初成。催妆既要裁篇咏,凤吹鸾歌早会迎。宝车辗驻彩云开,误到蓬莱顶上来。琼室既登花得折,永将凡骨逐风雷。

新秋病骨顿成衰,不度溪桥半月来。无事闭门非左计,饶渠屐齿上青苔。

倚杖寒山暮,高杉韵细飔。归舟藏别蒲,落日映荒陂。碧涧流红叶,黄猿领白儿。石桥南畔路,岑渚复幽奇。

庭前幽草何人种,又是缘阶数尺长。主管风光元要此,可怜魏紫与姚黄。

牛渚青山路,衰迟旧往来。西风动黄叶,朔雪记寒梅。戍鼓边城近,楼船猛士催。然犀不用照,拔剑忆澹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