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欧阳成判官

一言子产识然明,白首怜君独抱经。
去马来牛随白日,落花飞絮得浮名。
曳裾五府非良计,发愤三书亦漫成。
便作归休岂无食,木兰垂露菊含英。

作品评述

《赠欧阳成判官》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句话子产识得清楚,白发之颠怜悯君独自坚持读经。放弃骑马,而选择与牛一同随着白天的光芒前行,落花飞絮也因此得到了名声。裾袖拖地走进五府并非良策,发愤读三部书也未必能够完全理解。但即便如此,也会选择退隐而不是无所事事,就像木兰滴露一样,菊花含苞待放。

诗意:
这首诗词赠予欧阳成判官,表达了晁补之对他的敬佩和欣赏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自己的清醒和坚持读经的精神,以及对欧阳成判官选择与牛一同行的深思和倾慕,表达了对于独立和执着精神的赞赏。同时,晁补之也以自己的心境和选择,呼应了欧阳成判官的行事和修养,表达了对退隐生活和志向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晁补之对欧阳成判官的敬仰和赞美。诗中的一句话子产识得清楚,表达了晁补之对自己才智的自信,并以此赞美欧阳成判官的聪慧。白首怜君独抱经,表达了晁补之对欧阳成判官在年迈之际仍坚持读经的敬佩和怜悯。去马来牛随白日,凸显了欧阳成判官独特的行事风格和与众不同的选择,同时也蕴含了对他果敢和坚定的赞赏。落花飞絮得浮名,赞美欧阳成判官的行为带来了名声和声誉。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曳裾五府非良计和发愤三书亦漫成,表达了晁补之对自己的反思,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可能不足以达到完全理解的境地。最后以木兰垂露菊含英作为比喻,表达了晁补之选择退隐生活的决心和对高尚志向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对欧阳成判官的赞美,同时反映了晁补之自身的思考和追求,表达了对独立精神、执着追求和高尚志向的崇敬和向往。整首诗意蕴含深远,用简洁的词语传递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采和情怀。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野水浮天碧,鹅儿弄日黄。傍人殊秀色,以酒更风光。破壳双翎嫩,眠沙百草香。却将金郁畅,试比菊衣裳。未慱山阴墨,先娱锦里觞。沧波兼凤沼,莫遣後鹅鶬。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非明非暗亦非台,万像从教影现来。刚被老卢书破壁,没尘埃却有尘埃。

年来老懒绝缄{左月右上米下糸},陋巷甘贫得未曾。秋枕厌闻中夕雨,夜窗且对短檠灯。念随壮志销沈尽,愁与寒更烂熳增。却忆当年水云侣,枯禅闲倚一枝藤。

自笑是迂儒,诚宜与世疏。左迁犹上疏,薄俸亦抄书。漠漠花侵眼,萧萧发映梳。唯当早休去,幽处卜吾庐。

百感摧伤强对春,看花花畔独沾巾。只应闭目林中坐,须学无言壁下人。

谷风不须歌,朋友道缺绝。请歌伐木诗,歌罢听吾说。汉朝儒宗系,今代侍臣杰。甘泉久论思,阳羡小休歇。郊园谷幽幽,乔木覆清樾。百禽鸣其间,相唤极可悦。坐令公感慨,朋好苦难结。不如侣荆溪,迥与世情别。淡乎若无味,了不见凉热。是以乐从之,诸峰况罗列。赵侯有能事,短纸

万点飞泉下白云,似帘悬处望疑真。若将此水为霖雨,更胜长垂隔路尘。

出世须抛世俗文,休论何逊与阴铿。但求仙伯三年艾,会向弥明顶上行。

担胡虑,既不挂于寂静之邱墟,又不浮之汗漫之江湖,又不持之骑龙雨八区,胡为唤人挈之登酒垆。桀纣以烟莽其都,李杜以风沙厥躯。前人醉倒后人扶,万世一醉何年甦。矧今斗米抵斗珠,方坊刊章禁私壶。杖头有金何处沽,何况杖头金又无。我瓦盆,三年枯,借姑胡虑复我姑。请姑提取

都忘几桉有华笺,但怪虹光夜属天。唐律胚胎梨岭作,古文骨髓艾轩传。蚤陈董大夫三策,肯觅原夫辈一联。若过溪边叩宗旨,为余问讯玉堂仙。

叹江潭树老,杜曲门荒,同赋飘零。乍见翻疑梦,对萧萧乱发,都是愁根。秉烛故人归後,花月锁春深。纵草带堪题,争如片叶,能寄殷勤。重寻。已无处,尚记得依稀,柳下芳邻。伫立香风外,抱孤愁凄惋,羞燕惭莺。俯仰十年前事,醉後醒还惊。又晓日千峰,涓涓露湿花气生。

同人久别离,消息不曾知。心似长堤柳,千丝又万丝。

客久颜容改,羞开古镜奁。瘦添清骨相,老减白髭髯。云暗山无塔,楼空雨一帘。休官归去后,疏散似陶潜。

弟妹今安在,飘零各贱贫。诗成难寄远,目断更伤神。风俗殊方异,交情白首新。辛勤营一饱,媿此百年身。

师者人之范,辨惑正吾疑。苟不就有道,伥伥其何之。

案头获敕令行时,阃外全提杀活机。回首华山孤顶望,巨灵神亦竖降旗。

希夷一睡一月,惜哉肘后不传。拥破衣裘待旦,听残更点如年。

小梅零落雪欺残,浩荡穷愁岂易宽。唯有朗吟偿晚景,且无浓醉厌春寒。高斋每喜追攀近,丽句先忧属和难。十五年前谙苦节,知心不独为同官。

吾玄终不白,拗出老扬雄。近日青衿绿发,转盼忽成翁。缩首F56B天坠地,极力虞渊取日,直欲入冯宫。迂阔有如此,谁不笑王公。十年后,数椽屋,隐琊峰。人叹乾坤许大,醯瓮老山中。于是泛淮航泗,于是沿邹过鲁,千古慕雩风。造物既生我,斯道岂终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