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李元纮的《绿墀怨》
拼音和注音
lǜ tái xíng jì shǎo , hóng fěn lèi hén duō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绿苔:指新梢的绿色嫩梗。
泪痕:(名)眼泪流过后所留下的痕迹。
行迹:(名)行动的踪迹:~可疑。
红粉:1.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粉2.旧时借指年轻妇女,美女。3.指火药。
李元纮
李元纮(?-733年),字大纲,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滑州(今河南滑县),唐朝宰相,殿中监李道广之子。李元纮本姓丙,曾祖时获赐李姓。[1] 早年历任泾州司兵参军、雍州司户参军、好畤县令、润州司马、万年县令、京兆尹、工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户部侍郎。开元十四年(726年),李元纮以中书侍郎之职拜相,授同平章事,并封清水县男。他担任宰相三年,因与同僚杜暹不和,被罢为曹州刺史,后又调任蒲州刺史,因病致仕。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李元纮病逝,追赠太子少傅,谥号文忠。
原诗
征马噪金珂,嫖姚向北河。绿苔行迹少,红粉泪痕多。宝屋粘花絮,银筝覆网罗。别君如昨日,青海雁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