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庭芦竹十二韵呈郑谷郎中

错错在禅庭,高宜与竹名。
健添秋雨响,乾助夜风清。
雀静知枯折,僧闲见笋生。
对吟殊洒落,负气甚孤贞。
密谢编栏固,齐由灌溉平。
松姿真可敌,柳态薄难并。
映带兼苔石,参差近画楹。
雪霜消后色,虫鸟默时声。
远忆沧洲岸,寒连暮角城。
幽根狂乱迸,劲叶动相撑。
避暑须临坐,逃眠必绕行。
未逢仙手咏,俗眼见犹轻。

作品评述

禅庭芦竹十二韵呈郑谷郎中

错错在禅庭,高宜与竹名。
健添秋雨响,乾助夜风清。
雀静知枯折,僧闲见笋生。
对吟殊洒落,负气甚孤贞。

密谢编栏固,齐由灌溉平。
松姿真可敌,柳态薄难并。
映带兼苔石,参差近画楹。
雪霜消后色,虫鸟默时声。

远忆沧洲岸,寒连暮角城。
幽根狂乱迸,劲叶动相撑。
避暑须临坐,逃眠必绕行。
未逢仙手咏,俗眼见犹轻。

中文译文:
错错地生长在禅庭,高大宜人与竹相得益彰。
有力地增添秋雨的响声,干助夜晚的清风。
鸣禽安静时知道竹寒折,僧人闲暇中见到竹笋生长。
对于吟咏,竹的形态特点独特,负气十分坚贞孤独。

密谢编栏(竹篱)使其更加牢固,齐整灌溉使竹平安无恙。
竹的姿态真实可见,柳树的态度则较为脆弱难以合并。
竹与水映带上的苔石相融,错落近在画楹之间。
雪霜融化之后的颜色,虫鸟默默时发出微弱的声音。

远忆沧洲岸,沿途寒冷与暮色轮番进入城池。
竹根处隐约有狂烈的生长,茂盛的叶片互相撑托。
避暑要在竹下乘凉坐,想要躲避睡眠只能在竹下绕行。
尚未遇见仙人的赞美,凡俗之眼看待竹还是轻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竹,表达了竹的高洁和坚贞不屈的品质。诗中通过对竹的形态特点、与环境的互动、竹所代表的精神意义的描写,将竹的形象塑造得深入人心。

竹在佛教和禅宗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被视为正直纯洁、静心修持的象征。诗人齐己将竹与佛教禅宗的禅庭相联系,抒发了对竹的喜爱与尊敬之情。诗中的竹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精神符号,象征着清净和高洁的品质。

诗人通过对竹的描写,展示了竹的力量与柔美的特点。竹的高大挺拔使它成为禅庭中的佼佼者,能够与高山媲美,而竹的柔韧性和抗风能力又使它在坚毅的精神上与松树相媲美。诗中的竹是一种具有自身特点而又丰富多样的生命体,它能够在各种环境下茁壮生长,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依然可以顽强生存,这也是齐己对竹的赞美和仰慕之情。

整首诗以环境描写为主,通过对竹与自然、虫鸟的互动来彰显竹的高洁品质。诗中的禅庭是一个理想的净土,竹在其中生长,使得禅庭更加祥和宜人。诗人抓住禅庭的细节,描绘了竹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以及竹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诗人通过对禅庭的描写,间接凸显了竹的高尚品质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竹的深深喜爱之情和对竹品质的赞叹。从最初的竹名高宜与禅庭同名,到竹笋的生长,再到竹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诗人通过对竹的描写,凸显了竹的品质与特质,展示了竹的高洁和坚贞不屈,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展示了诗人艺术才华和对竹的深切感受,通过对竹的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整首诗行井然有序,语言简练明快,诗句之间相对独立,句式多样,节奏感强。以对竹的直接描写为主,展示了竹的形态和特质。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竹的热爱和赞美,给人一种庄重却又优美的感觉。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崛强轮囷谓绝奇,刮摩剔抉更多疑。彭门峻步勤除道,栗里高风晚得师。乃后容赊十年死,定应全废一生诗。根柯直待如铜石,始是参天溜雨时。

行年四十五,雨鬓半苍苍。清瘦诗成癖,粗豪酒放狂。老来尤委命,安处即为乡。或拟庐山下,来春结草堂。

清要无因,举选艰辛。系书钱、须要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旅中愁,心中闷,部中身。虽抱文章,苦苦推寻。更休说、谁假谁真。不如归去,作个齐民。免一回来,一回讨,一回论。

房陵为州乱山锁,雅宜著此衰病身。勿云蕞尔曹郐下,舞袖莫回脚不伸。土风疎鬯北通魏,语音劲正西带秦。入箸卧沙惯割鲜,溜匙云子免荐陈。发轫淮乡此般礴,两地颇复同真纯。出处径付无何有,泊乎无营道自亲。损欲骤觉静胜热,休心宁作艮列广。声名藉甚梁夫子,相与一笑寂寞滨。

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茵陈甘菊不负渠,绘缕堆盘纤手抹。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

昼夜中分凉燠平,裁新熨故体轻清。无端挠乱成多事,旬种芭蕉作雨声。

衣裳唯毳衲,饱啄只箪瓢。翻为生涯薄,能令世虑消。寒花香不远,病木叶先凋。自爱秋风里,云山共寂寥。

清漏迟迟月转廊,博山销尽水沉香。重城不锁还家梦,两夜分明到故乡。

前宝公兮后宝公,分身说法在玲珑。参寻不用论宾主,十二面门元一同。

云物岁将暮,风烟晚自凄。更人初授宿,晚翼已归栖。美酒浅深酌,新诗取次题。亲交尽在眼,幸不费招携。

朔风吹鬓影,犹抱琵琶立。胡儿在何许,边头羽书急。

双只水中凫,常在水中居。还有笼中鹜,腾轩仰不如。

老翁衰病不忧花,百口唯须麦养家。闻道田中犹要雪,兼收凝白试山茶。

水满方塘。菰蒲深处,戏浴鸳鸯。灿锦舒霞,红幢绿盖,时递幽香。天弓摇挂孤光。映烟树、云间渺茫。散发披襟,都忘身世,真在仙乡。

世无壮士力扼虎,群虎食人人莫御。上官付之无奈何,悬赏谩令招猎户。猎户徒肾逐麕麂,初非法中虎匠比。心胆既怯赏又轻,谁肯向前判一死。官遣弓兵相助佐,猎户见之气先挫。心忧得赏为所分,眼见有虎容渠过。弓兵散在村落中,村民鸡犬为一空。四足之虎未可捕,两足之人与虎同。

休休得也□,云深处、高卧斜阳。

不到垂虹十四秋,聊倾巵酒酹沙鸥。蹄涔一勺閒风月,老眼关河万国愁。

诗书流泽自宫墙,祀谨先贤配孔堂。黄道中天临下土,清时群牧盛维扬。固应弈世思功德,曾与皇家作栋梁。生晚敢斯师轨躅,寒泉一勺荐春觞。

节应清和候,郊宫事洁羞。至诚闻上帝,明德祀圆丘。雅用陶匏器,馨非黍稷流。就阳陈盛礼,匡国祷鸿休。渐晓兰迎露,微凉麦弄秋。寿山横紫阁,瑞霭抱皇州。外肃通班序,中严锡庆优。奏歌三酒备,表敬百神柔。池碧将还凤,原清再问牛。万方瞻辅翼,共贺赞皇猷。

松乔吹断绿云璈,海迥天空冉冉高。他日幅巾期汗漫,昆丘同约上风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