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作品评述

三衢道中翻译及注释

翻译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注释
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黄莺。

三衢道中鉴赏

  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诗还有个特点,就是通过对比融入感情。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

  曾几虽然是江西诗派的一员,但这首绝句写得清新流畅,没有江西诗派生吞活剥、拗折诘屈的弊病。他的学生陆游就专学这种,蔚成大家。

三衢道中创作背景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作者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方丈玲珑花竹闲,已将心印出人间。家家门外长安道,何处相逢是宝山。弥天释子本高情,往往山中独自行。莫怪狂人游楚国,莲花只在淤泥生。

古诗

花如雪。东风夜扫苏堤月。苏堤月。香销南国,几回圆缺。钱唐江上潮声歇。江边杨柳谁攀折。谁攀折。西陵渡口,古今离别。

古诗

雕盘角黍竞时宜,组绣风华奉紫闱。海日乍升丹禁晓,艾人晴影照金扉。

古诗

留得莲花偈付谁,独携金策欲归时。江南无限萧家寺,曾与白云何处期。

古诗

江城十月风凄凄,客子告我归关西。长途短日双泪落,苦忆妻孥惊鼓鼙。延安绥德边报急,秦州在陷家当失。黄河冻合胡马健,倏来度冰如踏石。奈何主将与监军,玩寇自顾舟中敌。驻兵无常惑饷道,远输岂顾烦民力。刍辋计万不计千,骡驼不足不得前。委山积云两遭烬,旋买一束银三钱。

古诗

俗纷倦城肆,放浪怀林莽。命赏来芳讯,探奇协幽想。萧条南苑际,中夏犹凄爽。雨霁绿泉生,风惊白云上。禽鱼行盼睐,水木坐俯仰。梁栋下阴霏,房栊递哀响。沦飘病转剧,偃蹇年日长。名山仍未去,末路竟何往。故人念相慰,贱子拟自广。旦日伫登临,愿言操几杖。

古诗

雪霜何太甚,寒意极今年。红早迎初日,青还见旧天。晴光明草屋,暖力破冰田。堰路应无碍,频频问过船。

古诗

南山春晏蕨生芽,怪得清寒数倍加。一雪洗将红紫去,高低林树试瑶花。

古诗

海涛风定柳枝曲,江楫波明桃叶歌。剪烛停杯听宛转,不妨白雪映青蛾。

古诗

莫作园上红,宁为径中绿。多花必早雕,依依不如竹。一枝寄他林,悠然傲华屋。填饥饭秋英,借健膏石斛。坐断百懒身,无心问难足。

古诗

道人爱山出天姿,自谓计黠人嫌痴。独游名山看不足,每得胜处行为迟。谁人能知物外赏,世上自有灵中奇。一行作吏困汩没,便与好境相参差。脱兔投林今适愿,穷猿得木吾何之。芒鞋竹杖恣如往,烟蓑雨笠长相随。青山愈好足力尽,此意未止驽骀疲。路逢行人说大尹,正见谕蜀扬舲旗。

古诗

一别良常岁月赊,茅君相念寄瑶华。五云阁吏无人换,犹是当年蔡少霞。

古诗

一寸毛锥当小锄,新篁移傍野人居。难栖天上鸣阳凤,且伴窗前剔蠹鱼。大节肯随风俯仰,数枝长带月扶疎。此君本是虚心物,那更形声总是虚。

古诗

帝嗟汙邦,久罹于兵。或暴下以征,或敷虐以刑。予命中典,协于图经。民服德音,室家以宁。

古诗

野水平桥路,春沙映竹村。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把酒宜深酌,题诗好细论。府中瞻暇日,江上忆词源。迹忝朝廷旧,情依节制尊。还思长者辙,恐避席为门。

古诗

年年赁宅住闲坊,也作幽斋着道装。守静便为生白室,著书兼是草玄堂。屏山独卧千峰雪,御札时开一炷香。莫笑未归田里去,宦途机巧尽能忘。

古诗

沂水春风弄夕晖,舞雩意得咏而归。为何与点狂曾晢,个里须参最上机。

古诗

使君今代段荆州,指顾为霖旱不忧。比屋便令开笑口,散人亦复掉吟头。封君擅富宁容数,义廪赒贫可待求。想阅贺章天更喜,津津玉色动凝旒。

古诗

海运鹏抟日月忙,夜光潜透斗牛傍。非惟按剑屡生子,瞎眼波斯满大唐。

古诗

摇摇歌扇举,悄悄舞衣轻。引笛秋临塞,吹沙夜绕城。向峰回雁影,出峡送猿声。何似琴中奏,依依别带情。

古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