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

青青数树松,扶疏空庭里。
微风從南来,清声四向起。
俗兮闻必愁,吾也闻则喜。
昂头离石枕,扶羸凭藤几。
侧听复遥观,移晷不能已。
细叶舞轻烟,密影摇寒水。
何必钧天奏,岂羡霓裳妓。
万事更无求,深山此为美。
寂寥信为乐,轩晚诚堪耻。
谁谓茆山中,祇悦陶公耳。

作品评述

《松风》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智圆。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松树和风为题材,描绘了一个清静空旷的庭院景象,抒发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青青数树松,扶疏空庭里。
微风从南来,清声四向起。
俗者闻必愁,我亦闻则喜。
昂头离石枕,扶羸凭藤几。
侧听复遥观,移晷不能已。
细叶舞轻烟,密影摇寒水。
何必钧天奏,岂羡霓裳妓。
万事更无求,深山此为美。
寂寥信为乐,轩晚诚堪耻。
谁谓茅山中,祇悦陶公耳。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悟。诗中的"青青数树松"描绘了庭院中郁郁葱葱的松树,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微风从南来,清声四向起"表现出微风吹拂松树时发出的清脆声音,使整个庭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诗人反思了人们对世俗事物的看法。他指出,通常人们听到这种清风松声都会感到烦恼,而他自己却感到喜悦。这表明了诗人追求宁静和超脱尘俗的心境,认为宁静的自然环境可以带给人们快乐和满足。

诗人进一步描写了自己的境遇,他昂起头离开石头枕头,瘦弱地倚靠在藤椅上。他侧耳聆听,远眺,无法停止。这些描写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自然之中,享受自然声音和景色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细叶翩翩起舞、倒影摇曳于寒冷的水面上的描绘,强调了深山中的美景和宁静。他认为,这种宁静和美丽胜过了一切世俗的追求。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繁华的厌倦。他以自己的寂寥为乐,认为繁忙的世界与深山的宁静相比是可耻的。他引用了茅山和陶渊明的名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讴歌和对陶渊明的崇敬。

总的来说,《松风》这首诗词通过对松树和风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拜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对自身情感的反思,抒发了对寂静和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宋代佛教诗人的独特视角《松风》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智圆。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松树和风为主题,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空旷的庭院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译文:
郁郁松树青,稀疏空庭里。
微风从南来,清音四处起。
常人闻之愁,我闻则喜。
昂首离石枕,扶病凭藤几。
侧耳继远观,移晷不能已。
细叶舞轻烟,影密摇寒水。
何必乐庙堂,岂羡彩衣妓。
万事无所求,深山即世外。
宁静寂寥为乐,晚晴实堪耻。
谁谓茅山中,只悦陶公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松树和风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情感的倾诉,表达了对宁静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的开头,郁郁松树青,稀疏空庭里,描绘了郁郁葱葱的松树和空旷的庭院,给人一种宁静而静谧的感觉。微风从南来,清音四处起,表现了微风吹拂松树时,发出的清脆声音,使整个空间充满生机。

接下来,诗人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自己与常人不同的感受。常人闻之愁,我闻则喜,诗人认为常人听到这样的风声会感到烦恼,而他自己则感到喜悦,表明了他追求宁静和超脱尘俗的心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写道自己昂首离开石头枕,扶病凭藤几,侧耳继远观,移晷不能已。这些描写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自然之中,享受自然声音和景色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诗的结尾,诗人以细叶舞轻烟,影密摇寒水,表现了松树叶子的舞动和倒影在寒冷的水面上摇曳的景象。诗人借此强调深山中的美景和宁静,并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厌倦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练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人的视角独特而深刻,使诗词充满了意境和情感,展示了宋代佛教诗人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诗词推荐

高楼秋气正萧森,罢酒凭栏且独吟。何处吹箫催暮雨,有人孤策倚荒林。癖如米芾差存石,懒似嵇康并废琴。早已投闲吾计得,入山何必更求深。

江如罗带抱山青。好风轻。五云横。北斗南边,烨烨使华星。两路平反多少事,培吉德,赍长生。当年乌府振冠缨。稔英声。起鹏程。垂上丹霄,回首志澄清。雪片深深梅著子,归路近,看和羹。

湖山妩媚绿阴稠,谁向芸芸得趣幽。半破榴花方恨晚,新来燕子未知秋。去为吏隐虽吾愿,归得家山政自愁。赖有雨声宽百感,忽如孤凤见群啁。

风棱索索许子伯,轺车督邮声赫赫。裔孙德似官亦同,独乘瑞雾开羽翮。金陵城里春色多,疑是六朝旧金碧。只宜细看後庭花,慎莫垂泪江家宅。吴醥那解醉离肠,嗟余自是思归客。荷叶开时杨梅熟,江南江北遥相忆。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

彩楼帘影夜沉沉,一片筛凉月似金。倚得画栏和袖暖,看人儿女学穿针。

征鸿且勿飞,我凭问长安。长安在何许,征鸿亦良难。世狭日月短,气缩天地悭。春色岂不深,风雨犹晓寒。

赫赫惟皇,如日之光。肃肃惟后,如月之常。礼行一时,明照无疆。天子莅止,畴敢不庄。

细袜宫鞋巧样新,殷勤寄语读书人。好将稳步青云上,莫向平康漫惹尘。

西湖成久别,岁月不可记。竹君秩豆笾,枌友集簪履。放船及中流,烟霭渺无际。宛类太极初,混沌但一气。浩浩云常浮,垂垂雨不止。楼观列画图,黯淡微茫里。素妆姿态妍,於此见西子。才入西陵桥,林峦得近似。缓步香月堂,循山历其址。逋仟去何之,千古俨清致。淋淳雨珠仟,一一

流落江湖万里归,相逢自慰已差池。初闻好句惊人倒,悔过东庭识面迟。握手宁知无贺监,结交谁复许袁丝。塞鸿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岂可期。

六街尘断早凉生,细葛含风体更清。官府吏闲时乐易,市廛人喜政和平。挥金蔌蔌宫槐蕊,鸣玉淙淙御水声。观阙渐迎初日上,马头还傍绿阴竹。

曾约春深到凤台,君今不到只书来。满椷离恨床头放,一度相思一展开。

使君古醇儒,内视保良贵。芸芸镜中影,了莫遁情伪。赋芧岂至术,机灌彼谁子。退食一堂间,百事反诸己。床敷但诗卷,庭砌亦屐齿。洞洞灵府闲,拳拳圣言畏。独传迂叟印,不作俯仰愧。何当拾级前,拱坐商略是。謦咳付元城,归咏如阙里。从俗倦执热,得意风雨会。

天竺呼猿未当奇,化工锼剔亦应疲。漫山尽是玲珑玉,却笑名园以假为。

礼将毕。乐将阑。回日辔。动天关。翠凤摇。和鸾响。五云飞。三步上。风为驭。雷为车。无辙迹。有烟霞。畅皇情。休灵命。雨留甘。云余庆。

金门学士富才华,又拥双旌照水涯。海日三竿随放仗,春风五马去如花。帐兵夜握龙泉湿,舞女朝垂锦带斜。君看有唐贤太守,风流常是属诗家。

旌旗闪闪摇天末,长笛横吹虏尘阔。跨下嘶风白练狞,腰间切玉青蛇活。击革摐金燧牛尾,犬羊兵败如山死。九泉寂寞葬秋虫,湿云荒草啼秋思。

去国有华发,出关无送车。未能尽韬晦,紫气作前驱。

江南春早。问江上寒梅,占春多少。自照疏星冷,只许春风到。幽香不知甚处,但迢迢、满汀烟草。回首谁家竹外,有一枝斜好。记当年、曾共花前笑。念玉雪襟期,有谁知道。唤起罗浮梦,正参横月小。凄凉更吹塞管,漫相思、鬓华惊老。待觅西湖半曲,对霜天清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