阌乡值风

烈风吹华阴,古槐若长呼。
高沙起黄碛,四望如一铺。
上马低便面,据鞍兀长途。
日晚过潼关,行客亦已疏。
守吏索姓名,沸乱如虫蛆。
两目不可开,说之使自书。
夜至阌乡县,僮仆相欷嘘。
困定即洗濯,泥土扪短须。
草草具盘飧,零落饭与蔬。
恨无姜少府,为脍黄河鱼。

作品评述

《阌乡值风》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烈风吹华阴,古槐若长呼。
高沙起黄碛,四望如一铺。
上马低便面,据鞍兀长途。
日晚过潼关,行客亦已疏。
守吏索姓名,沸乱如虫蛆。
两目不可开,说之使自书。
夜至阌乡县,僮仆相欷嘘。
困定即洗濯,泥土扪短须。
草草具盘飧,零落饭与蔬。
恨无姜少府,为脍黄河鱼。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烈风吹着华阴,古槐仿佛在长吟。
高沙兴起黄色沙丘,四面远望如一块铺展开来。
上马低头面朝前,坐在马鞍上独自踏上漫长的旅途。
太阳逐渐落山,过潼关的行人也渐渐稀少。
守卫官员索要姓名,喧嚣嘈杂如同虫蛆。
眼睛无法睁开,只能让人自己书写。
夜晚到达阌乡县,仆人相互窃窃私语。
筋疲力尽时洗涤身体,泥土间摸索着短而扎人的胡须。
匆忙准备简单的晚餐,零落的饭菜和蔬菜。
遗憾没有姜少府的厨师,为我烹制黄河的美味鱼。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旅途中的风景和行人的遭遇,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艰辛。烈风吹动着华阴的景色,古老的槐树仿佛在长吟,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高高的沙丘像黄色的碎布铺展开来,四面远望一片荒凉。行人骑在马上,面对长途艰辛,抬头望去,视线低垂。太阳渐渐西沉,过潼关的行人也渐渐稀少,只剩下守卫官员,喧嚣嘈杂,索要行人的姓名,人群如同蠕动的虫蛆。在这喧嚣中,作者无法睁开眼睛,只能让人自己书写。夜晚到达阌乡县,仆人们相互窃窃私语,作者疲惫不堪,洗涤身体,摸索着短而扎人的胡须。匆忙间准备简单的晚餐,零落的饭菜和蔬菜。作者遗憾地想起姜少府的厨师,他们能为他烹制黄河的美味鱼,与现实的简单饭食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行人的遭遇,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中使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对比,展示了旅途的压力和艰辛,并表达了对家乡和美食的思念和渴望。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写景描写的细腻和情感的真挚。作者通过烈风吹动的华阴景色和古槐的呼吟,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旅途的艰辛和孤独。描写高沙和黄碛时,作者运用了形容词的堆砌,使景物显得荒凉而辽阔。行人低头面朝前的形象,传递出疲惫和无奈。而在夜晚到达阌乡县后,作者通过洗涤和摸索短须的描写,展示了行人的疲惫和勉强维持日常生活的状态。最后,作者对美食的渴望与现实的简单饭食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层次。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旅途景色和行人遭遇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艰辛,同时也体现了对家乡和美食的思念和渴望。诗词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剑埋丰城狱,气与牛斗平。皇明烛九幽,湔袚用神兵。谁言黄沙碛,矢尽鼓不呜。至今门下士,落涕为荆卿。

春秋书闵雨,乃见先王制。有意在黎民,山川无不祭。今者望云霓,青天绝纤翳。为坛割舒鴈,盘血陈水汭。于时颇精虔,奠爵必亲涗。向夕有微阴,扫然还复霁。吾闻先儒言,阳骄不能闭。此时系穹旻,己力安所诣。宣王云汉诗,曾不鉴上帝。恨无奡荡舟,空自思跃蜧。

明主访贤逸,云泉今已空。二卢竟不起,万乘高其风。河上喜相得,壶中趣每同。沧州即此地,观化游无穷。水落海上清,鳌背睹方蓬。与君弄倒景,携手凌星虹。

秋尽黄云涨南亩,修我囷仓筑场圃。不堪雨脚如县麻,坐见禾头欲生耳。令君意与神明通,炉熏未断来天风。吹开六出花数点,转盼杲杲扶桑红。日下鸟乌声亦乐,村北村南争刈获。白酒香浮老瓦盆,樵歌缓扣乌犍角。有客携家来受廛,丰登未见如今年。老农扶杖笑相语,只恐双凫朝日边。

九二玄阴凛凛。白雪遍铺缘甚。还许润灵根,接引黄芽悉审。如恁。如恁。北海神龟畅饮。

千古江山好树新,翠光亭上一伤春。碧波无尽愁无尽,留与今人复后人。

檐敞祛红日,窗虚揖白云。水痕一雨失,花气香风薰。寂寂心无事,纷纷耳不闻。只须添道力,底用战魔军。

春来日日风成阵。桃李飘零尽。树头树底觅残红。只有郭西梨雪、照晴空。酬春须得如川酒。酒债寻常有。葛巾?侧倩人扶。大似浣花溪上、

辙幼侍先君,闻尝游庐山,过圆通,见讷禅师,留连久之。元丰五年,以谴居高安,景福顺公不远百里惠然来访,自言昔従讷于圆通,逮与先君游,岁月迁谢,今三十六年矣。二公皆吾里人,讷之化去已十一年,而顺公七十四,神完气定,聪明了达。对之怅然,怀想畴昔,作二篇赠之。屈指

今朝二月二十,又是清明寒食。灵云不见桃华,争信曲中有直。是典耶,是真耶,多虚不如少实。

丘如蹲虎占吴西,应得佳名故国时。未必金精能变化,空传怪说使人疑。

霜花错节开。

野宽秋望阁,浩荡雨初还。寒树争标岭,归云各占山。岁穷风物惨,地阔井闾闲。饱食端无补,微官亦愧颜。

底事呼为海里羊,陀尼为背锦为裳。殷勤送似=曲湖老,要荐君家玳瑁觞。

颡马非才具,蜗牛惜弊庐。风时甘伏枕,风雨阻来车。药裹衣巾内,梅花酒盏疏。江湖慰寂寞,一纸故人书。

水寒孤棹触天文,直似乘槎去问津。纵使碧虚无限好,客星名字也愁人。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连江 一作:连天)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宰宰华表鹤,古质清且闲。旷哉万里怀,皓月同蹁跹。饥琢芝田春,渴饮瑶池泉。一鸣九皋远,梦浇琼华寒。下视寰中人,谁识横江仙?岂无王子乔?相期青云端。

面折公孙子,堂堂负直声。安知上前议,那复有黄生。

延平山水窟,平生涉其粗。距城五十里,岩壑难具模。崔嵬通上界,突兀动地枢。泉石自撞击,钧天恐难如。或若轰雷霆,或若唾珠玑。飞瀑自天下,循涯作清渠。云是鬼神力,巧凿三丈馀。羽觞激如飞,聊助文字娱。崇山回环合,有洞容入居。觌面卓文笔,仰天真可书。幽花与修竹,揜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