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紫岩老雪中观梅

清寒地馆静沉沉,惨淡江梅弄晚阴。
雪里有谁能载酒,花前无语自伤心。
低枝似欲迎人笑,清赏何妨倚树吟。
况有争妍佳句在,愈撩诗思不能禁。

作品评述

《和紫岩老雪中观梅》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寒的地馆静悄悄,
凄凉的江梅摇曳在晚阴。
雪中有谁能携酒来,
花前默默自伤心。
低垂的枝条欲迎人的笑,
清雅的欣赏何妨依树吟。
况且有争妍的佳句在,
愈加激起诗思难以抑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冬天寒冷的地方观赏梅花的情景。地馆寂静无声,江边的梅花在晚霞中显得萧瑟凄凉。雪地中,没有人能够带着酒来共赏,站在梅花前默默自怜。梅树低垂的枝条仿佛在迎接人们的笑声,作者倚在树旁吟诗欣赏。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众多争相吟咏的佳句,激发起诗人无法抑制的诗思。

赏析:
这首诗以寒冷的冬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梅花的凄凉和孤寂,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凉情绪。诗中的景物描写简洁而富有意境,清寒的地馆和凄凉的江梅与晚霞交相辉映,构成了寒冷与萧瑟的对比。雪地中的梅花成为凄凉中的独立存在,没有人能够分享作者的情感。低垂的梅枝似乎期待着人们的欢笑声,而作者则在梅树下静静吟咏,借此抒发内心的忧伤。

诗中还提到了有争妍的佳句,这可能指的是这个地方吟咏梅花的文人雅士们竞相创作的诗句,这些佳句激发了作者的诗思,使他无法禁止地创作。这表达了诗人的自觉和自省,对于文学创作的渴望和追求。

总之,《和紫岩老雪中观梅》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冬日凄寒景色中对梅花的观赏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同时展示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和追求。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大渚初惊夜,中流沸鼓鼙。寒沙满曲浦,夕雾上邪溪。岸广凫飞急,云深雁度低。严关犹未遂,此夕待晨鸡。

淮雪江风裂面寒,往来万里一征鞍。三千客谩曾弹铗,十九人谁肯捧盘。自古英才多顿挫,只今世运尚艰难。空馀败壁龙蛇字,黄鹄高飞不复还。

半窗斜日带东篱,桂子团团已满枝。朝露晚风并夜月,细看一一是君诗。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山馆吟馀山月斜,东风摇曳拂窗华。岂知驱马无闲日,长在他人后到家。孤剑向谁开壮节,流年催我自堪嗟。灯前结束又前去,晓出石林啼乱鸦。

玉阳一遇疑云断。不落升沉绊。试问青州云侣伴。俱怀妙用,每持斋施,步步心香爨。福星空外明昭焕。应化真无乱。宝璧瑶花通内观。金丹结就,紫书来诏,指日登云汉。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出草入草,谁解寻讨。白云重重,红日杲杲。左顾无暇,右眄已老。君不见寒山子,行太早,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

客宦逢迎泗上州,酒筹诗卷慰淹留。九层灯火偃王塔,四面溪山彭祖楼。此去君辞栖棘地,年来吾有负薪忧。终期一过河阳县,相对春风话旧游。

茅庵潇洒,静无尘、独坐垂帘孤僻。镇日闲闲清澹泊,别有恬然活计。握固存真,心无杂念,忘我兼忘世。玉婴神变,自然与道相契。光明照耀十方,凝空灿灿,大阐非为细。遍纳无极通造化,物物头头俱济。掌握乾坤,完容法体,玉貌真清丽。超凡出世,上朝三*神帝。

春江潋潋清且急,春雨濛濛密复疏。一曲狂歌两行泪,送君兼寄故乡书。

风云虽不定,日雨亦易干。残春犹凛凛,助我朝食寒。想见芳野田,士女游班班。去者日以疏,更为来者欢。青红间车马,日暮醉墙间。

坞云过雨翠成堆,天淡平湖一鉴开。万木号风韵丝竹,千峰带月上池台。静无俗驾金铺地,閒有高人玉满杯。闻道碧桃看欲发,刘郎何事不归来。

花气深迷院,湖光曲抱城。浅春烽火暇,细雨笑谈清。舁翁看浮蚁,飞书报斩鲸。渔阳回席处,半著鲁诸生。

白马披丝练一团,今朝被绊欲行难。雪中放去唯留迹,月下牵来祇见鞍。赂北长鸣天外远,临风斜坠耳边寒。自知毛骨还应异,更请王良子细看。

载籍几千年,相踵兴亡迹。何国非自取,一一有来历。亡必以失道,与必以有德。有德无不兴,不在防寇贼。大纲一端正,上下合于一。左右无共鲧,小大皆益稷。执此治天下,天下无与敌。无道必自亡,不可容智力。中心一不正,祸乱起不测。计虑非不周,防闲非不密。龙蛇起平陆,刀剑

半山松菊略能存,犹有荆公旧墨痕。佳处不缘谁属我,只应牛首正当门。

洛阳天子县,金谷石崇乡。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书成休逐客,赋罢遂为郎。贫贱非吾事,西游思自强。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