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幽都成肃杀,争似南国长如春。

出自明代黎贞的《冬至咏雪》

出自明黎贞的《冬至咏雪》

拼音和注音

shuò fāng yōu dōu chéng sù shā , zhēng shì nán guó zhǎng rú ch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朔方:北方。

南国:(书)(名)指我国南部:~风情。

肃杀:形容秋冬季树叶凋零、寒气逼人的情景。

黎贞

不详


原诗

朔风吹雪如云堆,飘飘飞绕从天来。

妆成世界似银海,举目万里无纤埃。

我家在南粤,穷冬不见雪。

离明淑气地所钟,万类欣欣总和悦。

去年辞家来帝京,扁舟暂泊浔阳城。

匡庐插天几千仞,琼楼玉宇浑蓬瀛。

万树梅花同一色,但闻清香不复识。

蹇驴细步上云屏,照眼寒光灿岩隙。

五老峰头望故乡,南云漠漠江天长。

悲歌慷慨下山去,雪风凛凛吹征裳。

今年东征赴辽海,驿路奔驰将半载。

漫天复见雪花飞,人事亦随天意改。

严威砭骨寒入神,车摧牛死何纷纷。

朔方幽都成肃杀,争似南国长如春。

呜呼南国亲舍天万里,早晚乘风赋归去。

不用雪霜寒逼人,四时长在春风里。

诗词推荐

木落苍山空,当轩秋水色。清旦振衣坐,永吟意何极。愿言金丹寿,一假鸾凤翼。日夕开真经,言忘心更默。玄都有仙子,采药早相识。烟霞难再期,焚香空叹息。

方朔优旃岂舜徒,南来谩喜落苍梧。天津醉裹乾坤眼,只见双程不见苏。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山轩斜透山南月,坐看天边桂影移。圆扇矮床凉透骨,匆匆无奈上朝时。

晚上危亭喜作晴,亦思郊外一闲行。无端骑从相遮护,不放山翁适野情。

画邱置学明如星,顽民殄戮何可矜。井田一变乡校废,斯民何往非干刑。三复名言子曾子,不独阳肤当守此。未经师傅儿犹痴,尽在哀矜君勿喜。

中秋是处已扬芳,篱下朝来欲破黄。赖得雨荒兼早没,却能应候作重阳。

为觅扁舟问隐沦,白云何处是通津。瑶华满地君堪拾,始信青山不负人。

两衙前后讼堂清,软锦披袍拥鼻行。雨后绿苔侵履迹,春深红杏锁莺声。因携久酝松醪酒,自煮新抽竹笋羹。也解为诗也为政,侬家何似谢宣城。

天雨宝花呈上瑞,不同常岁旋能乾。痴儿诧见盐成糁,戏仆圆搓玉作团。漏屋茅檐垂欲压,华筵酒椀正禁寒。悬知片片非他物,落处应须子细看。

教示无辙迹,赞之绝涯岸。才发名言,便成形段。月芦混处鸣鸥,天水连时没雁。而今对现十成,向道只得一半。

窃弓俱奋臂,窥鼎迭磨牙。同姓馀中垒,昌言抑外家。

傲睨公卿二十年,东来西去只悠然。白知关畔元非马,玄觉壶中别有天。汉帝诏衔应异日,梁王风雪是初筵。临行不惜刀圭便,愁杀长安买笑钱。

釜戴山中鹿又鸣, ——中表此际多应到表兄。 ——严震表兄不是严家子,合是三兄与四兄。 ——中表

慕道焚修万法通,一心清淡奉真宗。方知异境人难见,见即虚无事不空。

千缕柳丝犹嫩,一星榆火初明。载将新意寿幽人。红袖持杯劝尽。老鹤自偏野性,沙鸥难比轻身。殷勤多谢祝长春。一笑东风夜静。

夜色人初定,花香牖暗通。蒲团清课后,纨扇艳歌中。掩卷思寒素,挑灯看女红。痴儿不解事,头困触屏风。

别岸香风起,横塘夕雾开。歌须静婉至,步忆贵妃来。折藕冰丝剩,翻荷孔盖回。曾经佛图咒,解厌柏梁灾。盛府开为幕,骚人借作媒。谢才方丽句,卓寡比愁腮。有薏缘谁苦,名莲固自猜。簪形侵宝髻,烛柄近宫煤。游羡龟巢密,看防漏叶催。使君迷已久,落晚且徘徊。

坐清昼。记步幄行春,短亭呼酒。怅湔裙香远,波痕尚依旧。赤阑桥下桃花观,寒勒花枝瘦。转回廊、古瓦生松,暗泉鸣甃。山雨夜来骤。便绿涨平堤,云横远岫。细认沙头,还见有落红否。杨花自趁东风去,空白鸳鸯首。劝游人、莫把骄骢系柳。

广陵归客叹飞蓬,怀古伤离向此中。前世翻波那复问,十年弹指已成空。楼头画角催残日,城上寒鸦噪晚风。井径萧条人不见,又随潮信度江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