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阳江道上逢卢子归自琼州赋赠(其三)》
拼音和注音
bù xū pín bá jiàn , zì kě jìng huī bē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须:不用;不必。
拔剑: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波中涌山岳,知是海鳅回。
势欲吞舟去,光先喷火来。
不须频拔剑,自可静挥杯。
忠信豚鱼格,多君学易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