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九渡桑乾

北渡桑乾冰欲结,心畏穹庐三尺雪。
南渡桑乾风始和,冰开易水应生波。
穹庐雪落我未到,到时坚白如磐陀。
会同出入凡十日,腥膻酸薄不可食。
羊修乳粥差便人,风隧沙场不宜客。
相携走马渡桑乾,旌旆一返无由还。
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
年年相送桑乾上,欲话白沟一惆怅。

作品评述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九渡桑乾》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渡桑乾冰欲结,
心畏穹庐三尺雪。
南渡桑乾风始和,
冰开易水应生波。
穹庐雪落我未到,
到时坚白如磐陀。
会同出入凡十日,
腥膻酸薄不可食。
羊修乳粥差便人,
风隧沙场不宜客。
相携走马渡桑乾,
旌旆一返无由还。
胡人送客不忍去,
久安和好依中原。
年年相送桑乾上,
欲话白沟一惆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奉使契丹北渡桑乾的情景。首先,作者描述了北渡时桑乾地的寒冷,冰欲结,他内心对天空的穹庐下三尺深的雪感到畏惧。接着,南渡时风温和,冰开始开裂,易水上波澜起伏。然而,作者还未到达目的地,穹庐上的雪已经落下,形成坚硬如磐石的白色。作者在这个地方停留了十天,但食物腥膻酸薄,难以入口。他提到羊修乳粥的质量不佳,沙场和风隧也不适合作为客人停留。最后,胡人送他离开时,作者不忍离去,希望能够长久地保持和好的关系,回到中原。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描绘了他北渡桑乾的经历。诗词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和作者的感受,表达了他对北方严寒环境的恐惧和对南方温暖气候的向往。同时,作者还表达了对食物和环境的不适应,以及对胡人送别的依恋和对长期和好的期望。

这首诗词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北方异乡的感触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的对比和转折,使得整首诗词既有北渡时的寒冷与畏惧,又有南渡时的温暖与期待,以及对胡人友好送别的情感。整体上,这首诗词揭示了苏轼旅途中的种种困难和感受,同时也折射出他对友好关系和中原家园的珍视之情。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旧学樊迟稼,新通泛胜书。不成筹国论,且复爱吾庐。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轻红淡白。蓬阆神仙谪。魏紫姚黄夸异色。到得海边初识。玉阑不语如颦。虚教春尽三分。却问檀心谁向,多情更属东君。

翘翘数子拔群伦,落笔文章妙有神。清世暂时藏琬琰,红尘终不卧麒麟。淹留京国三年客,牢落江河一病身。得丧穷通虽付命,双眸忍泪已沾巾。

雨过回塘涨碧漪,幽人闲照角巾欹。银刀忽裂圆波出,宛似姑溪晚泊时。

当塗当塗见,芜湖芜湖见。八月十五夜,一似没柄扇。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贤达不遗世,后来肯下交。玄发一以变,感此徂年凋。所怀寄绝俗,泰华未为高。牛山纵寻斧,何时解干霄。仲尼聘列国,未觉历日劳。古今君臣义,比干更茅焦。皇皇上天意,一物犹甄陶。清泉黄金花,庶矣饥渴朝。

频年尽室依此行,意谢侏儒奉囊粟。今当舍竹去作吏,竹为嘿嘿如抱辱。嗟我作吏岂俗徒,虽非计然念则熟。如闻西江之水深无底,可以濯缨仍濯足。昔人一为功名误,置碑且虑变陵谷。那知立名自有道,未妨痛饮离骚读。人生于世譬于味,马肝不食宁非肉。弟当进德使有闻,兄亦自期无碌

裁征衣。寄征衣。万里征人音信稀。朝相思。暮相思。滴尽真珠,如今无泪垂。闺中幼妇红颜少。应是玉关人更老。几时归。几时归。开尽牡丹,看看到荼コ。

眉尖早识愁滋味,娇羞未解论心事。试问忆人不?无言但点头。嗔人归不早,故把金杯恼。醉看舞时腰,还如旧日娇。

岘山南郭外,送别每登临。沙岸江村近,松门山寺深。一言予有赠,三峡尔将寻。祖席宜城酒,征途云梦林。蹉跎游子意,眷恋故人心。去矣勿淹滞,巴东猿夜吟。

云水王三悟悟。甘河镇、祖师遇遇。元本灵明,便惺惺也,真个诗词做做。丹药内中频顾顾。逍遥处、三光觑觑。全得当时害风风,真个神仙

去载湖山春雨霏,阿参专为板舆归。相迎定约鱼供馔,入吊那知鹤对飞。九子始终循懿德,一门中外被馀辉。送□不拂东南客,西望高原涕落衣。

臧之狐裘。败我于狐骀。我君小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朱使我败于邾。

形骸在此,其人何在。乃知一灵,不属皮袋,

占尽人间丽与华,白头判得醉流霞。谁将法锦翻新样,红绿装成遍地花。

误人仙源不记春,花间一见喜津津。可怜尘迹空遗恨,一树桃花经几秦。

睥睨江鸦集,堂皇海燕过。减衣怜蕙若,展帐动烟波。日烈忧花甚,风长奈柳何。陈遵容易学,身世醉时多。

忆作同门友,承明奉直庐。禁闱人自异,休浣迹非疏。珥笔金华殿,三朝玉玺书。恩光荣侍从,文彩应符徐。青眼真知我,玄谈愧起予。兰卮招促膝,松砌引长裾。丽日流莺早,凉天坠露初。前山临紫阁,曲水眺红蕖。谁为音尘旷,俄惊岁月除。风波移故辙,符守忽离居。济物阴功在,分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