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中端居,有怀袁州王员外使君

忆作同门友,承明奉直庐。
禁闱人自异,休浣迹非疏。
珥笔金华殿,三朝玉玺书。
恩光荣侍从,文彩应符徐。
青眼真知我,玄谈愧起予。
兰卮招促膝,松砌引长裾。
丽日流莺早,凉天坠露初。
前山临紫阁,曲水眺红蕖。
谁为音尘旷,俄惊岁月除。
风波移故辙,符守忽离居。
济物阴功在,分忧盛业馀。
弱翁方大用,延首迟双鱼。

作品评述

《郡中端居,有怀袁州王员外使君》是唐代羊士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郡城中有一座高楼,我怀念袁州王的友人,他是一位朝廷官员。我们曾同在明亮的直庐中侍奉皇帝。然而现在,我被禁止进入宫闱,与他的身份有了明显的差异。我休息的地方并不隐秘。他曾在金华殿上写过笔记,三朝皇帝都亲自签署了玉玺。他荣宠地侍奉在皇帝身边,他的文章和才华得到徐庶的赞赏。他以明察的目光真正了解了我,而我只能和他进行玄妙的对话,感到愧疚。我们坐下来交谈,他用兰花酒杯招呼我,我拖着长袍沿着松石路走来。美丽的阳光照耀下,鸟儿鸣叫得早,凉爽的天空露珠初落下。我站在前山,俯瞰着紫阁,眺望着曲水中盛开的红蕖花。谁为了音尘的荒凉感到惊讶,时间过得如此匆忙。风浪移动着古老的车辙,符守突然离开了我居住的地方。我以谦卑的功绩来济世,分担着他们的忧愁和繁重的事业。作为一个虚弱的老人,我延迟了与他们团聚的时机。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是羊士谔怀念自己的友人袁州王的作品。诗人在诗中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在朝廷中的遭遇和对友人的羡慕之情。

诗词的前半部分描绘了诗人与袁州王在明亮的直庐中侍奉皇帝的情景,但现在诗人被禁止进入宫闱,与袁州王的身份有了差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袁州王的羡慕和愧疚之情,认为袁州王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而自己却只能与他进行玄妙的对话,感到愧疚。

诗词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诗人的心境。诗人与袁州王坐下来交谈,他用兰花酒杯招呼诗人,诗人拖着长袍沿着松石路走来。诗人描述了美丽的阳光、鸟儿的歌唱和凉爽的天空,展现了一种宁静和惬意的氛围。然而,诗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感到音尘的荒凉和岁月的匆忙。

诗词最后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挣扎和对友人的思念。风浪移动着古老的车辙,符守突然离开了诗人居住的地方,诗人感到困惑和失落。但诗人仍然以自己虚弱的身份延迟了与友人团聚的时机,以谦卑的功绩来济世,分担他们的忧愁和繁重的事业。

整首诗词以怀念之情贯穿,通过描绘诗人与袁州王的友情和对友人的羡慕,以及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失落,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诗词更加生动,同时也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作者介绍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羊士谔的思想追求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羊士谔的籍贯考证

  河南洛阳是羊氏一处世居地。曹魏、西晋及北魏均于洛阳建都,羊氏出仕者皆尝居此。晋初羊祜更赐葬地于洛阳。由是之故,一部分羊姓子孙遂定居于此城。据《羊祉墓志》记载:北魏羊氏居宅建于洛阳城之徽文里。隋代羊玮、羊本等人卒后都归葬洛阳,说明当时羊族已多视洛阳为故乡。唐代诗人羊士谔,虽题署乡贯为“泰山”,但实居洛阳,他尝作有《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诗,其欲卜居之女几山,即去洛阳不远(今属河南宜阳)。根据江苏淮安《羊宗史志》的记载:洛阳羊氏的世居在“洛阳县东安乐乡”,淮安羊氏便系出于洛阳。除了汝、洛两支,南阳(今河南南阳)羊姓也颇有声名。

羊士谔的评价

  擅长委婉含蓄地表达女子情怀,如献衷心: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如此间景间情,曲曲折折、层层深入地揭示人物惜春怨别的内心感受。重视歌词的形式,也重视歌词的内容,只是他认为,曲子词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游乐歌唱用资羽盖之欢的,词是艳曲,而文人词又不同于民间词。这种主张有进步意义,也有局限,但它却代表着部分词人的看法,他们的创作实践也与此基本一致。

诗词推荐

灵源何太高,北斗想可挹。凌日五光直,逗云千仞急。白虹下涧饮,寒剑倚天立。阔电不得瞬,长雷无敢蛰。万丈岩崖坼,一道林峦瀑。险逼飞鸟坠,冷束山鬼润。须当截海去,独流不相入。

顺帝饶巧思,良工弗能及。奇后亵坤仪,储子骄相袭。奸回屡登崇,弊政滋郡邑。群雄遂蜂起,志士如龙螫。脱脱力未展,扩廓兵方集。信谗忌成功,九庙斯嶪岌。不有昏政乖,那归皇祖急。历数在圣明,万代洪基立。

忆家望云路,东去独依依。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遥羡书窗下,千峰出翠微。

林院生夜色,西廊上纱灯。时忆长松下,独坐一山僧。

染亦不可成,画亦不可得。苌弘未死时,应无此颜色。

关河落落孤鸿飞,燕然山南霜草齐。边笳戍角自悲壮,千里不闻边马嘶。刁斗夜急虎帐静,皎皎陇月临牙旗。辕门柳色压毳幕,铁甲十万真熊罴。少年公子身许国,请佐帷幄辞龙墀。屯云渐对白玉斝,密雪欲犯黄金羁。晚风萧萧近易水,想见怀古当倾曦。连城笙镛断羽檄,往往横槊多新诗。

屡叩龙墀自免冠,虺隤初喜卸华鞍。病疏宾客麾之去,老爱儿孙遗以安。夙昔赐茶邻御座,即今送菜仰园官。萧然几案无书册,时取君诗反覆看。

梯空何事上秋旻,要定三岩着隐君。斗柄下垂星可摘,天门将近语先闻。猿窥虎隐人惊去,牛污龙池雨解纷。偿我七年东向念,却张风腋跨归云。

筑室最高处,轩窗八面通。凿山流乳液,开户纳薰风。巾履随凉设,花瓜与客同。我来资解愠,不羡楚王雄。

剪断万丝头,工夫已成片。针劄不入处,为渠通一线。

杨柳遮大堤,游女往何处?云破棹歌寒,鸳鸯时飞去。

两行芳蕊傍溪阴。一笑嫣然抵万金。火齐照林光灼灼,彤霞射水影沉沉。晓妆无力胭脂重,春醉方酣酒晕深。定自格高难着句,不应工部总无心。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无尾大虫难傍近,近前便是伤人命。除非自解据号头,自然头正尾亦正。

龙树灵根派别三,家家楖栗不能担。我书唤作三桠记,六祖天台共一龛。

春色今朝见,羇人有好怀。暄风催酒熟,细雨送花开。魂梦迷梁苑,文章愧楚才。重湖烟艇去,月下采珠回。

东海出明月,清明照毫发。朱弦初罢弹,金兔正奇绝。三五与二八,此时光满时。颇奈虾蟆儿,吞我芳桂枝。我爱明镜洁,尔乃痕翳之。尔且无六翮,焉得升天涯。方寸有白刃,无由扬清辉。如何万里光,遭尔小物欺。却吐天汉中,良久素魄微。日月尚如此,人情良可知。

圣人弃智妄中寻,质实先明朴在心。坦荡玄门常不达,那非那是秘源深。

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玲珑云髻生菜样,飘摇风袖蔷薇香。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

旷野多遗骨,前朝数用兵。烽连都护府,栅绕可敦城。健鹘云间落,妖狐塞下鸣。却因班定远,牵动故乡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