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辞

春閤凝温翠云绕,五色流苏垂袅袅。
美人自脱玉花钿,子帐香栖绿衣鸟。
铜凫漏声夜初堕,红晕摇晴燃蜡火。
欲寄相思无鲤鱼,月色梨花愁朵朵。
谩将软带结同心,开帘微步秋千阴。
芳眠未稳鸳鸯枕,早树重重啼翠禽。

作品评述

诗词:《春夜辞》
朝代:明代
作者:宋璲

春閤凝温翠云绕,
五色流苏垂袅袅。
美人自脱玉花钿,
子帐香栖绿衣鸟。
铜凫漏声夜初堕,
红晕摇晴燃蜡火。
欲寄相思无鲤鱼,
月色梨花愁朵朵。
谩将软带结同心,
开帘微步秋千阴。
芳眠未稳鸳鸯枕,
早树重重啼翠禽。

中文译文:
春天的闺房中,温暖的翠云凝结在一起,
五彩的流苏垂挂着轻摇。
美人自己摘下玉花钿,
小帐幕上香气中栖息着绿衣鸟。
铜凫的漏声宣告夜晚的开始,
红晕摇曳着晴天燃烧的蜡烛。
想寄托相思之情,可无鲤鱼可承载,
月色下梨花一朵朵愁苦。
徒然将柔软的带子结成同心结,
掀开帘幕,在阴影中微步秋千。
芬芳的睡眠尚未稳定,鸳鸯枕头上,
早起的树上鸣叫着成群的翠禽。

诗意和赏析:
《春夜辞》是明代宋璲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春夜中的闺房景象,展现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

诗的第一句“春閤凝温翠云绕,五色流苏垂袅袅。”以绚丽的色彩描绘了春天的闺房,温暖的翠云凝结在一起,五彩的流苏轻摇摆动,给人一种温馨、明亮的感觉。

接着,诗中描述了美人自己脱下玉花钿,表示她已经脱去了身上的华丽装饰,使她更加自然和质朴。子帐上栖息的绿衣鸟象征着宁静和和谐。

下面的几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来临,铜凫的漏声宣告着夜晚的开始,红晕摇曳着晴天燃烧的蜡烛,给人一种幽静而温暖的夜晚氛围。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相思之情的思念之苦,但却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寄托,月色下的梨花朵朵愁苦。

最后几句描述了闺房中微妙而柔情的场景,诗人以秋千为象征,表达了情侣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芳眠未稳的美人躺在鸳鸯枕上,早起的树上鸣叫着成群的翠禽,展现了清晨的宁静和生机。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春夜闺房中的温馨景象和复杂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意更加深远。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摹了整个场景,给人以视觉和情感的感受。同时,诗人通过对美人、玉花钿、绿衣鸟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女性的柔美和温婉,以及情侣之间微妙的感情交流。整首诗词以细腻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春夜闺房的幽静而温馨的氛围,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诗词推荐

可惜娇儿,惺惺伶俐聪明作。灵台廓。圆明光烁。我许蓬莱约。断却麻绳,正好修丹药。如今却。买条铜索。缚住踏云脚。

桂含爽气三秋首,蓂吐中旬二叶新。正是澄江如练处,玄晖应喜见诗人。

雾开离草迥,风逆到花迟。

寰宇定,四海奉文思。书轨混,梯航凑,共戴昌期。稽古典、方咏京坻。耕籍丰民稼,敦本农时。陈羽卫、日月旌旗。衮冕次坛壝。帷宫宿设,梐枑相差。穆清端拱,星毕照罘罳。良宵永,为民广洽,庞褫奏、行漏昭庭燎,铙吹鼓曾颸。百神拥卫斗东移。明发俨皇仪。手揽洪縻。丰年万亿与

数点滋花雨未干,弄晴红日上阑干。杏花梢上风微动,着意吹人也不寒。

弄绣岭横秋,玉螭吹暑迎凉气。碧崖流水。流入春葱指。半倚朱弦,微ED51连环珥。通深意。月明风细。分付知音耳。

欲浓还淡云容碎,似见如藏日影微。赚得鸠声长又短,不知雨意是耶非。

郎家湖北妾湖南,两浆缘流路旧谙。却似钓鳌矶边鹭,往来凉月影毵毵。

曲突徙薪不谓贤,焦头烂额飨盘筵。时人多是轻先见,不独田家国亦然。

玉殿清虚过暑天,草庐烦促念民编。外家近许迁新宅,不遣司农费一钱。

载酒房湖风日美,探梅喜折一枝新。今朝忽向街头见,万萼千跗俗却春。

不用茱萸子细看,管取明年各强健。

向来耆旧日争辉,太息西来万事非。一笑烘堂吾岂敢,百年尤世泪仍挥。洋洋大国风流在,奄奄诸生气息微。欲挽岷江注东海,吾衰无力只思归。

野泉决决贯城来,红紫商量次第开。尚想梅横却月观,遥知云雨暗阳台。

昔日登临不用扶,於今白首见麻姑。此邦泉石何萧爽,异代神仙知有无。七月山田红稻熟,去年尘海碧莲枯。信知冠盖追游地,羽客相逢到日晡。

东风折尽诸花卉,是个亭台冷如水。黄鹂舌滑跳柳阴,教看蔷薇吐金蕊。双成涌出琉璃宫,天香阔罩红熏笼。西施晓下吴王殿,乱抛娇脸新匀浓。瑶姬学绣流苏幔,绿夹殷红垂锦段。炎洲吹落满汀云,阮瑀庭前装一半。醉且书怀还复吟,蜀笺影里霞光侵。秦娥晚凭栏干立,柔枝坠落青罗襟。

化国熙熙日自迟,棠阴无讼草含滋。何人剩伐南山石,大刻详书德政碑。

《前赋〈春居杂兴〉诗二首,间半岁,不复省视,因长男嘉[礻右]读杜工部集,见语意颇有相类者,咨于予,且意予窃之也。予喜而作诗,聊以自贺》命屈由来道日新,诗家权柄敌陶钧。任无功业调金鼎,且有篇章到古人。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从今莫厌闲官职,主管风骚胜

十载溪山梦,一川桃李花。春深犹是客,几日定还家。

拖云从龙去又回,无心却似有心来。只因怕失老僧约,永日岩房拨不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