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遍歌头

雪霁轻尘敛,好风初报柳。
春寒浅、当三五。
是处鳌山耸,金羁宝乘,游赏遍蓬壶。
向黄昏时候。
对双龙阙门前,皓月华灯射,变清书。
彩凤低衔天语。
承宣诏传呼。
飞上层霄,共陪霞觞频举。
更渐阑,正回路。
遥拥车佩珊珊,笼纱满香衢。
指凤楼、相将醉归去。

作品评述

《换遍歌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雪霁轻尘敛,好风初报柳。
春寒浅、当三五。
是处鳌山耸,金羁宝乘,游赏遍蓬壶。
向黄昏时候。
对双龙阙门前,皓月华灯射,变清书。
彩凤低衔天语。
承宣诏传呼。
飞上层霄,共陪霞觞频举。
更渐阑,正回路。
遥拥车佩珊珊,笼纱满香衢。
指凤楼、相将醉归去。

译文:
雪霁之后轻尘敛,和煦的春风吹拂垂柳。
初春的寒意微浅,大约是三五分之一。
此地鳌山耸峙,黄金缰绳装饰的宝船,游览尽蓬壶。
迎向黄昏时分。
对着双龙阙门前,皓月照耀华灯,字迹清晰可见。
彩凤低垂羽翅,传达天上的语言。
承接皇帝的诏令和召唤。
飞升至高空,与仙霞一同举起酒杯。
渐渐天色暗下来,正是回程之时。
遥望车辇驶来,佩玉发出铿锵声,香街上笼罩着薄纱。
指着凤楼,相互为伴醉而归。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欢乐氛围。诗人通过描绘雪霁后的清新气息和和煦的春风,展示了春天的美好景色。他描述了鳌山的高耸和装饰华丽的宝船,以及人们在蓬壶中游览的场景,表达了春天的喜庆和愉悦。

诗中还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皓月的光辉照亮了华灯上的字迹,彩凤低垂羽翅,仿佛在传达上天的语言。这些描写展示了春天的神秘和浪漫。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诗人回程的情景,他遥望着车辇驶来,车上佩玉发出铿锵声,香街上笼罩着薄纱。他指向凤楼,与伴侣一同陶醉地离去。这里展示了诗人欢乐的归途,以及对春天欢庆气氛的回忆。

整首诗以轻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人们迎接春天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珍惜。它是一首充满欢愉和浪漫情调的诗词作品,展示了王诜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作者介绍

王诜(1048-1104后),北宋画家。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后徙开封(今属河南)。熙宁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连贬官。元祐元年(1086)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擅画山水,学王维、李成,喜作烟江云山、寒林幽谷,水墨清润明洁,青绿设色高古绝俗。亦能书,善属文。其词语言清丽,情致缠绵,音调谐美。存世作品有《渔村小雪图》《烟江叠嶂图》《溪山秋霁图》等。

王诜的生平

  王诜(1036年-1093年后,一作1048年-1104年后),字晋卿,原籍太原(今属山西)人,居开封(今属河南),北宋著名词人、画家。

  他出身贵族,娶宋英宗赵曙之女蜀国公主为妻,官驸马都尉及定州观察使、利州防御使。元丰二年(1079年)坐罪落驸马都尉,责授昭化军节度行军司马,均州安置,移颍州。元祐元年(1086年),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卒諡荣安。能诗善画,亦工词,词风清丽,然欠丰容宛转。今有赵万里辑《王晋卿词》。

  其家筑“宝绘堂”,藏历代法书名画日夕观摩,精于鉴赏,苏轼为之记。广交苏轼、黄庭坚、米芾、秦观、李公麟等众多文人雅士,“析奇赏异”,酬诗唱和,李公麟曾画《西园雅集图》以纪胜,其风流蕴藉有王谢家风气。能诗,亦工山水,学李成皴法,以李思训金碧统之,溶两家法规而出新意,在水墨勾皴基础上,“不古不今,自成一家”,独具风貌。喜画“烟江远壑,柳溪渔浦,晴岚绝涧,寒林幽谷,桃溪苇村”等他人难状之景,将锦绣河山展现画幅中,深得好评。苏轼谓其“得破墨三昧”,有“郑虔三绝居有二,笔执挽回三百年”句。兼写墨竹,学文同。亦工书,真、行、草、隶皆精。《宣和画谱》著录御府藏其作品有《幽谷春归图》《晴岚晓景图》《烟岚晴晓图》《烟江叠嶂图》等35件。传世作品有《渔村小雪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烟江叠嶂图》卷,藏上海博物馆。

  王诜妻宝安公主(1051年-1080年),宋英宗第二女,母宣仁圣烈皇后。嘉祐八年(1063年),封宝安公主。宋神宗即位,进舒国长公主,改蜀国长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诜。

  王诜母卢氏寡居,公主住在近处,每天给婆婆进献美食。卢氏生病,公主亲自调和汤剂奉上。皇帝厚待姊妹,因此公主府第池花园服饰珍玩极其华丽。公主因不能每天在宝慈宫服侍宣仁皇后,常常郁郁不乐。有时干热不雨,宋神宗减少享受以祈祷,公主也是如此,说:“我的俸禄皆出于朝廷,固应同同喜同悲。”宋神宗为慈圣光献皇后居丧,哀伤过度,公主说:“吾与皇上同母所生,视此亦复保聊!”马上遣散歌舞三十人。

  元丰三年(1080年),公主病笃。公主性不妒忌,王诜以是放纵自己,曾经被贬官。高太后亲临探病,公主已不省人事,太后大哭,公主很久后稍能说话,说自己必定好不起来了,握着母亲的手哭泣。宋神宗随后到达,亲自为公主诊脉,端着粥喂公主,公主勉强为皇帝都吃了。皇帝赐公主金帛六千,再问有什么要求,公主只是请恢复王诜官职而已。这时,宋神宗命王诜官复原职,来安慰公主。第二天,公主薨逝,年三十岁。宋神宗未没有吃饭即驾往,望第门而哭,辍朝五日。追封越国长公主,谥贤惠。后进封大长公主,累改秦、荆、魏三国大长公主。

  公主好读古文,喜笔札,周济亲属,朝野内外称贤。而王诜不拘小节,和小妾在公主身边为非作歹,小妾常常触犯公主。公主去世后,乳母告发,宋神宗命彻底追查,杖打八妾并把她们婚配兵卒。公主既葬,贬谪王诜到均州。王诜有一子王彦弼,三岁时就死了。

王诜的画作成就

  王诜绘画以山水见长,水墨山水受李成影响,具有幽雅清润的格调。青绿着色山水则源自李思训父子而又创新意,不古不今自成一家。所画山水多为烟江远壑、柳溪渔浦、晴岚绝涧、寒林幽谷、桃溪苇村等“诗人难状之景”。尤擅长画小景山水,并能画墨竹,师法文同。王诜传世作品有《渔村小雪图》、《烟江叠嶂图》及《瀛山图》。《渔村小雪图》(故宫博物院)为水墨山水,生动地描绘了初冬雪后山峦溪岸的景色,渔夫冒雪垂钓捕鱼,文人雅士兴冲冲地出游,远处山峦重叠,两岸虬松盘屈,江面开阔。技法上以水墨渲染并施金粉以加强雪后的效果,用笔尖俏爽利,体现了李成画派的特色。《烟江叠嶂图》亦为王诜名作,开卷烟波浩渺,后段则奇嶂叠起,笔墨细润,青绿设色典雅。

诗词推荐

朔管迎秋动,雕阴雁来早。上郡隐黄云,天山吹白草。嘶马悲寒碛,朝阳照霜堡。江南戍客心,门外芙蓉老。

宋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宋词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宋词

右军访文君,遁迹入深竹。我来寻歔歈,人亡但容谷。灵龟闯澄潭,华宇对飞瀑。若人今何之,尚想旧茅屋。吾闻古君子,千载守孤独。楚些不可招,怀哉怆乔木。

宋词

工夫靠里方为学,时习奚分幼壮年。何幸席閒提掇紧,最明新处是陈篇。

宋词

经时浑暖候,映日有青枝。花落蜂犹恋,春归草不知。竹苞仍个个,柳线亦丝丝。独忆深闺里,柔风入暮时。

宋词

新年乘兴看春风,来过垂虹东复东。谁有工夫寒夜底,独寻水月五湖中。今宵顿觉乾坤大,下笔惟愁造化穷。太白青山谢公海,可怜一笑偶然同。

宋词

秋天净绿月分明,何事巴猿不賸鸣。应是一声肠断去,不容啼到第三声。

宋词

小雨度微云,快染一天新碧。恰到中秋佳处,是芳年华日。冰轮莫做九分看,天意在今夕。先占广寒风露,怕姮娥偏得。

宋词

羡君萧散脱尘□,别□□官自不卑。判断湖山诗有按,追呼风月酒随司。衙官宋玉供奔走,从事青州奉指麾。惭我真成今俗吏,固应期会绝文移。

宋词

东家谁念我累然,惭愧何曾十万钱。病骨那禁三伏热,长眉空负十分妍。睡凉喜有青奴伴,药瞑频呼赤脚煎。阁束箪瓢缘少味,非关辟穀要求仙。

宋词

六星宫里一星归,行到金钩近紫微。侍史别来经岁月,今宵应梦护香衣。

宋词

远客归未得,东风冷尚严。烧痕山顶秃,春色柳眉尖。病久医方熟,贫深酒债添。浮生欲何以,朝暮为齑盐。

宋词

嫣然亭上雨,鉴止池边月。人隔九疑山,何以慰愁绝。

宋词

阴云浓压野,风猎树高鸣。寒禽并枝立,颇以见物情。目前两稚子,为慰岂异卿。欲置一壶酒,且独对妇倾。

宋词

罫布畦堪数,枝分水莫寻。鱼肥知已秀,鹤没觉初深。

宋词

梅福仙游井汲枯,而今云水稳禅蒲。青原门下藏麟角,黄蘗床头捋虎须。学子柏庭寒立雪,檀家饭甑软炊珠。乞归将意丛林暖,松食荷衣良槁癯。

宋词

秋夜坐东窗,残雨时一滴。四壁无人声,心境两虚寂。吾方游物初,超然谢形役。一毫傥未尽,何往非勍敌。

宋词

可是诗边欠老干,藓床相对话灯残。秋城一夜江湖晚,风雨重阳菊自寒。

宋词

八八相催尽不穷,乾坤日月总包笼。行年谁道今朝定,定在庖牺一画中。

宋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