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酒二首

薄薄酒,胜茶汤;
觕觕布,胜无裳。
丑妻恶妾胜空房。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
珠襦玉柙万人祖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
生前富贵,死後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夷齐盗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两都忘。

作品评述

《薄薄酒二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薄薄酒,胜茶汤;
觕觕布,胜无裳。
丑妻恶妾胜空房。
五更待漏靴满霜,
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
珠襦玉柙万人祖送归北邙,
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
生前富贵,死後文章,
百年瞬息万世忙,
夷齐盗跖俱亡羊,
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两都忘。

诗词的中文译文:
薄薄的酒,胜过茶汤;
粗糙的布,胜过华丽的衣裳。
丑陋的妻妾,胜过空荡的房间。
五更时分等待水漏声,靴子满是霜雪,
还不如夏天的三伏日高高地睡在北窗凉爽之中。
华丽的珠襦玉柙,万人祖先的送别归北邙,
还不如悬挂着一只野鹑,孤独地坐着背朝朝阳。
生前享有富贵,死后名扬文坛,
百年转瞬即逝,万世纷纷忙碌,
就像夷齐和盗跖一样,最终都会失去羊群。
还不如眼前一醉,将是非和忧乐都忘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苏轼对于世俗荣华和名利的淡漠态度,以及对于物质和权力的看透和超脱。他将酒、布、妻妾等物质和世俗的东西与茶汤、无裳、空房等简朴的事物做对比,表达了对于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崇尚。他认为过于追求富贵和华丽的外表只是虚无,而真正的快乐和成就是在当下的生活中体验,通过一次醉酒,将烦恼和快乐都抛诸脑后。

诗中的五更待漏靴满霜和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呈现出苏轼对于清晨和夏日清凉的向往,以及对于自然的赞美和追求。他通过对比珠襦玉柙和悬鹑百结,表达了对于华丽和奢侈的嘲讽,认为孤独自在、自由自在地欣赏朝阳胜过一切珍宝。

诗词的后半部分,苏轼对于生死和名利的看法更深入。他提到生前的富贵和死后的文章,强调了时间的短暂和世事的繁忙,认为名利和权力最终都将消逝。通过夷齐和盗跖的典故,他表达了对于那些追求权力和物质的人的讽刺,认为他们最终得到的只是短暂和虚无。相比之下苏轼认为眼前的一次醉酒更胜过一切是非和忧乐,暗示着在当下的生活中,通过享受眼前的美好和快乐,远比追逐名利和权力更有价值。

整首诗词以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苏轼对于世俗荣华和名利的淡漠态度,以及对于简朴生活和自然的追求。他通过对物质和权力的嘲讽,强调了眼前的醉酒和快乐的珍贵,呼唤人们珍惜当下的生活,享受简朴和自由的美好。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超脱境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西来雪浪如炰烹,两涯一苇乃可横。忽思锺陵江十里,白蘋风起縠纹生。酒杯未觉浮蚁滑,茶鼎已作苍蝇鸣。归时共须落日尽,亦嫌持盖仆屡更。

自家鼻孔自家穿,自家绳索自家牵。自家忽地都忘却,一笛清风送楚天。

老人不食觉魂清,况若身游白玉京。夜静月惊林鹊起,水凉风颭露荷倾。昏灯一点窥孤梦,画角三终转五更。欲醉海山还嬾去,且携羽扇憩青城。

屋漏徙我床,窗破补其罅。衣穿傲狐貉,食淡忘脍炙。人生老可哀,百事就衰谢。我喜在得归,味美如啖蔗。虽云茅茨陋,岂不贤传舍。儿能牧鸡豚,身自种桑柘。市垆酒易赊,邻厩驴可借。睡任门生嘲,醉无官长骂。见书眼先闭,惰嬾亦自赦。却後五百年,林间作佳话。

飘洒初惊晓,霏微或舞檐。势应缘雨作,威未抵霜严。水面琼销液,山头玉露尖。偏能仁富室,只解虐穷阎。樵冻肩增竖,鱼寒手懒箝。助清归赋笔,送冷入歌帘。退缩悲毚兔,埋藏愤老蟾。旋醒疑酒薄,密拥喜炉添。尚愧侔连璐,才宜比散盐。飞轻忧絮妒,落早欠梅兼。真宰恩先漏,丰年

来逢春雨长鱼苗,去见秋风擘角螯。久矣归心到乡国,依然水宿伴渔舠。一天如许皆明月,二客所须惟浊醪。今夜四更潮有信,更须留眼看银涛。

乾仪混成冲邃,天道下济高明,闓阳晨披紫阙,太一晓降黄庭。圜坛敢申昭报,方璧冀展虔情。丹襟式敷衷恳,玄鉴庶察微诚。

南郭河桥市井喧,绿荷香处有江天。一帘梅雨炉烟外,三叠阳关烛泪前。马耳西风君并海,船头北渚我归田。後期只恐参商似,且醉金槽四十弦。

喜公新拜会稽章,五月平湖镜水光。菡萏花迎金板舫,葡萄酒泻玉壶浆。云归秦望山头静,雨洗若耶溪上凉。天子不能烦待从,可将吟咏报时康。

十里平沙到渡头,溪山合向画图收。老僧赴供袈黎古,醉叟行歌罢亚秋。断岸烟迷耕处草,孤村雨送钓时舟。龙泉不斸元无恨,莫放神光上斗牛。

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绵万里尽春耕。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亭鼓不闻知盗息,社钱易歛庆秋成。天公不负书生眼,留向人间看太平。

万里凄凝魄,幽深在处通。清流河汉尽,寒入水云空。踰久方全白,弥高适正中。开书还自卷,把酒复谁同。泫叶漙宵露。吹衣变暑风。更看庭树影,渐过粉墙东。

不挂田衣著羽衣,老君形相颇相宜。一年半内闲思想,大底兴衰各有时。

瘴雨弥旬快作晴,小山香馥晚风清。高秋幕府间书檄,落日江山拥旆旌。形势自应专一面,关河犹示息交枰。雅知牧御须才望,盍早还朝洗甲兵。

凤蹴瑶华散,龙衔桂子香。

古井碧沈沈,分明见百寻。味甘传邑内,脉冷应山心。圆入月轮净,直涵峰影深。自从仙去后,汲引到如今。

十载燕山,十年江上,惯见半生风雪。对雪无舟,泛舟无雪,不遇并时高洁。断港残沙,今兹何夕,一似剡溪归越。但掀篷、数尺梅花,人迹鸟飞俱绝。君不见、五老危巅,浮丘绝顶,笑我早生华发。返老还童,易粗为妙,定有九还丹诀。霁景浮空,天光眩海,一体本无分别。便堪称、六一

一朝辞满有心期,花发杨园雪压枝。刘尹故人谙往事,谢郎诸弟得新知。金钗醉就胡姬画,玉管闲留洛客吹。记得襄阳耆旧语,不堪风景岘山碑。

禄养更迎侍,消摇介寿康。壮图虽偃屈,潜德竟辉光。可惜今埋玉,无由自奠觞。他年观上冢,千骑拥龙冈。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可叹时。只被人间多用诈,遂令天下尽生疑。樽前揖让三杯酒,坐上交争一局棋。小大不同而已矣,尧夫非是爱吟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