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于濆的《戍卒伤春》
拼音和注音
xiāo tiáo liǔ yī zhū , nán zhī yè wēi fā 。
翻译及意思
一株枯瘦萧条的柳树,向南的枝条上嫩叶刚刚萌芽。
词语释义
枝叶:1.树枝和树叶。2.宗族的后代、子孙。3.次要或从属的人、事、物。4.事情的旁出部分。5.旧时官吏额外向人民勒索,所假藉的名目称为「枝叶」。
萧条:(形)寂寞冷落,没有生气:经济~。[近]萧索。[反]繁华。
于濆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原诗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
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