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魏端仁感怀俳谐体

浪学骚人赋远游,大千何事不悠悠。
酒边点检颜红在,镜里端详鬓雪羞。
过眼浮云翻覆易,曲肱短梦破除休。
孤烟落日冥鸿去,心更冥鸿最上头。

作品评述

《次韵魏端仁感怀俳谐体》是范成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浪学骚人赋远游,
大千何事不悠悠。
酒边点检颜红在,
镜里端详鬓雪羞。
过眼浮云翻覆易,
曲肱短梦破除休。
孤烟落日冥鸿去,
心更冥鸿最上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范成大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和感慨。诗人自称为"浪学骚人",意味着他游历于世间,体验着各种人生的风浪和辗转。他在这广阔的天地间,思考着人生的种种事物,感叹宇宙的浩瀚无垠。无论是喝酒时脸颊泛红,还是在镜子里仔细端详自己白发的鬓角,诗人感到一种羞愧和无奈。他认为人生中的事物都是如此渺小和短暂,就像浮云一样转瞬即逝,曲肱之间的短暂梦境也会被打破,他呼吁人们要抛开这些虚幻的幻象。最后,孤独的烟雾与落日一起消失,而内心的追求却更加深沉,更加超脱于尘世之上。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思考。诗人用浪学骚人的身份自居,展示了他作为一个旅行者的心境和对宇宙的思索。诗中的"大千何事不悠悠"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幻、人生无常的感叹。他通过描述喝酒时脸红和镜中白发的自觉,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岁月的感慨。诗人运用浮云、曲肱、短梦等意象,将人生的短暂和虚幻感传达得淋漓尽致。最后,孤独的烟雾和落日的消失,象征着一切的终结,但作者的心灵却能超越尘世的变迁,更加深远和自由。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和独特的感慨展示了范成大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荷花池畔竹凉床,一枕闲消夏日长。燎过水沉天正午,旋移小艇采莲房。

一径秋风起,牛羊晚自归。寒灯明野店,吠犬守荆扉。空峡风霜急,孤村火烛微。庭梧摇落尽,栖鸟夜归稀。

四面楼成已壮观,兹楼仍更出云间。一条溪引五湖水,千里江分两岸山,是处风烟俱秀发,旧家气象顿追还。公余幸此同登览,一醉休辞酒量悭。

风吹旱叶作秋声,凉气微从雨脚生。赤地黄埃归一洗,寸心远目觉双清。乾坤应救街前暍,黎庶如逃釜内烹。我喜南窗无俗物,葛衣飘洒体还轻。

向风长啸戴纱巾,野鹤由来不可亲。明日东归变名姓,五湖烟水觅何人。

邗沟缭绕上云空,坐阻层冰不得通。赖有东风可人意,为开明镜玉奁中。

依依宫柳拂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两两三三白鸟飞,背人斜去落渔矶。雨余不遣浓云散,犹向前山拥翠微。

欹枕犹存舒卷声,覆寒时与寝衣更。价廉功倍人人燠,一幅春风造化成。

纸阁芦帘小榻安,一裘容易却轻寒。谁惊午枕江湖梦,风落晴窗柏子干。

吾玄终不白,拗出老扬雄。近日青衿绿发,转盼忽成翁。缩首F56B天坠地,极力虞渊取日,直欲入冯宫。迂阔有如此,谁不笑王公。十年后,数椽屋,隐琊峰。人叹乾坤许大,醯瓮老山中。于是泛淮航泗,于是沿邹过鲁,千古慕雩风。造物既生我,斯道岂终穷。

春泻邻槽入夜闻,远疑泉响隔松云。题诗为问醒眠客,几滴还能醉得君?

爱汝题诗枉问安,依依应念得无寒。江鱼满尺长相致,沙雁成行本不单。山径虎蹄新迹乱,风林鸡语晓光残。此时何限驰驱意,小字浑宜反覆看。

樵青煎茶青竹里,汝欲过门鹊先喜。我家千里凌风驹,岂比虺聩鞭不起。我亦西游倦始归,久阔相望老白眉。归家且与阿戎语,长吟未觉长康痴。雨急烟寒波渺茫,念汝束书辞故乡。归时先驱烦蜀令,却过竹间寻漫郎。

古藤屈曲似龙蛇,飞上梢头故故遮。烟密真成一翠幄,风清不入五侯家。忽看落叶知秋早,偶坐吟诗到日斜。恐有飞仙林杪过,呼童为我整乌纱。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七千七百七十丈,丈丈藤萝势入天。未必展来空似翅,不妨开去也成莲。月将河汉分岩转,僧与龙蛇共窟眠。直是画工须阁笔,况无名画可流传。

三年奔走荒山道。喜说苕溪好。苕溪秋水漫悠悠。载将离恨上杭州。干戈未已身如寄。安乐知何处。青溪溪上钓鱼矶。纵使无鱼,还有蟹螯肥

旌阳旧山曲,书室构山前。景物尘埃外,轩窗树石边。宁惟集儒业,兼恐混神仟。百行家门最,宜当世有贤。

平生操立有天知,何事谋身与志违。上国献诗还不遇,故园经乱又空归。山城欲暮人烟敛,江月初寒钓艇归。且把风寒作闲事,懒能和泪拜庭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