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山亭

青竹题犹在,黄花课又供。
浮生闲日少,清赏几人从。
老木有豪气,秋山无媚容。
凭高政怀古,江上夕阳舂。

作品评述

《九日山亭》是一首宋代诗词,由陈壑山所作。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竹题犹在,黄花课又供。
浮生闲日少,清赏几人从。
老木有豪气,秋山无媚容。
凭高政怀古,江上夕阳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九月的山亭景象。诗人看到亭子上依然有人题写的青竹,黄花又继续供奉着。然而,尘世的闲暇日子很少,欣赏这美景的人也不多。老木虽然有雄壮的气势,但秋山并不拥有华丽的容颜。站在高处,诗人怀念古人的伟业,看着夕阳从江面上升起。

赏析:
这首诗以山亭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青竹和黄花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它们的存在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和珍惜当下。诗人通过描述浮生闲日少,清赏几人从,表达了对繁忙现实生活的感慨,也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珍视。

诗中的老木和秋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木展示了坚韧不拔的气质,它们虽然年老,却依然展现出豪迈的姿态,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感。而秋山则没有美丽的容颜,呈现出朴实而不张扬的特质,与老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真实描写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凭高远眺,怀念古人的情怀。夕阳的光芒映照在江面上,给人以宁静和悠远的感觉。诗人通过观赏夕阳,回想着历史上的伟人和伟业,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敬仰和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亭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展示了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词既有景物的描写,又有情感的抒发,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诗词推荐

山到西江势却回,倚山楼殿更高台。天容水色望中见,帆影车尘窗际来。桑枯棋分千里迥,波涛壁立两峰开。登临拟问兴记如,白塔亭亭锁翠苔。

鹤云丝雨弄春柔,凤蜡龙薰淑气浮。颂柏杯盘连月尾,梦兰时节占年头。吹开郗桂千花上,敛退尧蓂一荚留。好个龙飞新榜首,万人齐指风流。

贞姿抱冰雪,粲粲楚江滨。照水淡寒影,寄人生远春。

金屋琼台拥画楼,锦云香满采莲舟。人间尽道仙家乐,不识霜娥有底愁。

操杵力不任,当垆心自鄙。花时掩关坐,焚香读《秋水

无梅有竹竹无朋,无竹有梅梅独醒。雪里霜中两清绝,梅花白白竹青青。

晴阳晚照湿烟销,五凤楼高天泬寥。野绿全经朝雨洗,林红半被暮云烧。龙门翠黛眉相对,伊水黄金线一条。自入秋来风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

昔年亟攀践,征马复来过。信若山川旧,谁如岁月何。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令图犹寂寞,嘉会亦蹉跎。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逶迤春日远,感寄客情多。地本原林秀,朝来烟景和。同心不同赏,留叹此岩阿。

扶杖村东路,秋来始此回。寒鸦盘阵起,野菊卧枝开。忧国丹心折,怀人雪鬓催。房湖八千里,那得尺书来!

人生邂逅适相懽,一曲高歌行路难。频寄诗筩君勿厌,种花持钓是闲官。

乱山吴苑外,临水让王祠。素是伤情处,春非送客时。不须愁落日,且愿驻青丝。千里会应到,一尊谁共持。

谏议村中一布衾,幽潜两事最堪称。瘗骸鬼结来生草,削发僧然后夜灯。螭篆凄凉嗟老钝,薤章呜咽动亲朋。羡公有子能如此,多少英雄叫不应。

青松出涧壑,十里闻风声。上有百尺丝,下有千岁苓。自性得久要,为人制颓龄。小草有远志,相依在平生。医和不并世,深根且固蒂。人言可医国,可用太早计。小大材则殊,气味固相似。

雨后虹方挂,晴来雾始收。风光明翠岫,江色淡新秋。返照薰残湿,寒潮踏急流。放舟下三峡,定醉仲宣楼。

悲君刻意异时流,十载经春着敝裘。新陇预知成马鬣,旧事何苦似蝇头。孟郊骨相终齎志,买谊才能竟不侯。寂寞声名千古事,定知无益夜台幽。

白发相过各暮年,颜间老气自轩轩。沧浪供砚心犹在,博雅藏书手自翻。举世共知名父子,此身莫负晦翁门。重阳风雨何堪别,只和名章当赠言。

寂莫春残花谢后。落絮轻盈,点点穿风牖。浓绿阴中人卖酒。凉生午扇都停手。叶密啼莺飞不透。要咏清姿,除是凭才秀。往日周郎为唱首。今将高韵重翻旧。

已复山上山,何当口中口。写兹秋下心,寄我女边帚。

关山今不掩,军候鸟先知。大汉嫖姚入,乌孙部曲随。高旌天外驻,寒角月中吹。归到长安第,花应再满枝。

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娆处。且留取。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彩笺无数。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断肠落日千山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