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花染春日晒红,细绵披夏雪辊风。
赤皇世界岭皆热,敕旨徵绵底痴绝。

作品评述

《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萧崱。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粗糙的花朵染上了春日的阳光晒得红艳,
细腻的绵花像夏天的雪花般飘散在风中。
在这红色的世界中,所有的山岭都被炎热所覆盖,
皇帝下令征集丝绵,以满足他对丝绵的执念。

诗意:
这首诗词以鲜明的形象描绘了春天和夏天的景象。作者通过对粗糙花朵和细腻绵花的描写,展示了春夏之间的变化。诗中的红色代表着夏季的炎热和活力,而皇帝征集丝绵的行为则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和对丝绵文化的推崇。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对花朵和丝绵的对比,展现了春夏季节之间的差异和变化。粗花染春日晒红,细绵披夏雪辊风,用简练的语言刻画了春天的鲜艳和夏天的轻盈。赤皇世界岭皆热,敕旨徵绵底痴绝,表达了皇帝对丝绵的迷恋和对热烈夏季的描绘。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将季节之美和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相结合,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

萧崱,字则山,号大山,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馀)人。泰来兄。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以史馆校勘迁武学博士,进太府丞。有《大山集》,已佚。明嘉靖《临江府志》卷六有传。

诗词推荐

出宰男邦过冉求,潦江木落四番秋。主恩父母朝天去,失哺婴孩伏地留。一片丹心深国虑,数茎白发为民愁。邑人共绘生祠像,不戴貂蝉官未休。

且攀隋宫柳,莫忆江南春。师有怀乡志,未为无事人。

佛子身归乐国遥,至人神会碧天寥。劫灰沈尽还生妄,但向平沙看海潮。

日夜江水流,不海水不止。孰谓流去者,不是海中水。

新林二月孤舟还,水满清江花满山。借问故园隐君子,时时来往住人间。

叶叶枝枝绿暗,重重密密红滋。芳心应恨赏春迟。不会春工著意。晚照酒生娇面,新妆睡污胭脂。凭将双叶寄相思。与看钗头何似。

佛祖由来命脉通,大千世界一光中。药王菩萨知君是,乞取刀圭救病翁。

南游多老病,见说讲经稀。塞寺几僧在,关城空自归。带河衰草断,映日旱沙飞。却到禅斋后,边军识衲衣。

一番雨熟林间杏,四面风开水上花。岸尽龙鳞盘翠条,溪深鳌背露晴沙。陇头刈麦催行馌,桑下缲丝急转车。总是白头官长事,莫嫌粗俗向人夸。

先生千载人,浩气隘穹壤。早薄声利交,超然傲尘鞅。饮酒读离骚,追游必豪克。风月饱高吟,云泉擅奇赏。切骨痛国雠,嚼齿愤奸党。纵谈天下事,一一如指掌。敛意师圣贤,精心玩图象。全体极浑涵,灵极妙充养。昭昭陈轨辙,坦坦辟榛莽。陶熔就醇粹,鞭策收勉强。瞿聃息遁辞,关谁

棱棱直节振朝班,孤剑冲风夜度关。东海波涛明主德,西江烟雨逐臣颜。霜青枫老丹成树,月落猿啼泪满山。横浦栖迟君莫恨,已留名姓在人间。

山色撩人共一杯,夜堂浅酌不须催。醉吟兀兀惊颓玉,睡思齁齁易转雷。蜡炬烘残三寸焰,水流润浥一炉灰,西游归趁桃红暖,相约清尊陆续开。

黄芦花白月无赖,乌桕叶红秋可怜。

少学愚公一味愚,暮年仍似病相如。闲吟寄友惟生纸,草具留僧只野蔬。雨涩溪流殊未足,霜高木叶已无余。潭州丞相怜衰疾,细字时收尺素书。

烨烨房心,下照重屋。我严帝观,匪配之演。西颢沆百,夕景已肃。灵其来娭,嘉良芳郁。

丽日照残春,初晴草木新。床前磨镜客,树下灌园人。五马惊穷巷,双童逐老身。中厨办粗饭,当恕阮家贫。

我生事幽诗刊,尘埃良独难。朅来舒蕲游,登临每长叹。如何胜绝境,佛屋多所安。大哉慈悲力,神功助劖刓。住处未易言,小道亦可观。五祖古名刹,楼台倚巑屼。崎岖六七里,萦纡三百盘。悬崖擢青士,夹道罗苍官。飞泉响环玦,幽芳馥沉檀。我来及新霁,千峰碧玉攒。忽闻杞犬吠,旋

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

鸠能知天雨,鹊能知天风。嗟哉此微禽,托命风雨中。用志久不分,遂与造物通。吾亦晚有闻,天道犹张弓。

拔从水府底,置向相庭隈。对称吟诗句,看宜把酒杯。终随金砺用,不学玉山颓。疏傅心偏爱,园公眼屡回。共嗟无此分,虚管太湖来。[居易与梦得俱典姑苏,而不获此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