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何壮哉,玄览一徘徊。

出自唐代崔湜的《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出自唐崔湜的《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拼音和注音

míng shān hé zhuàng zāi , xuán lǎn yī pái hu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徘徊: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

名山:著名的大山。古多指五岳。指可以传之不朽的藏书之所。借指着书立说。

崔湜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原诗

名山何壮哉,玄览一徘徊。御路穿林转,旌门倚石开。
烟霞肘后发,河塞掌中来。不学蓬壶远,经年犹未回。

诗词推荐

谁把南牙压武夫,到头还似二公无。矢心海上逃秦爵,努力山中匿赵孤。赤羽星沈迷辇凤,红旗风劲逐樯乌。三神杳眇人何在,留取丹心付董狐。

鹑火告中时,皇州盛若兹。九阳同化洽,万汇得春熙。楼月将收晚,歌云度欲迟。布和周海域,翾蠕遂收宜。

清都未晓,万乘并驾,煌煌拥天行。祥风散瑞霭,华盖耸,旗常建,耀层城。四列兵卫,爟火映、金支翠旌。众乐警、作充宫庭。皦绎成。绀幄掀,衮冕明。妥帖坛陛霄升。振珩璜、神格至诚。云车下冥冥。储祥降嘏莫可名。御端阙、肸号敷荣。泽翔施溥,茂祉均被含生。

谁云追信属酂侯,政为高皇意欲留。岁晚不疑云梦计,那知在业已兴刘。

昨夜庭梧满意凉,秋风不贷鬓边霜。等闲镊白了时节,书策纵横日上廊。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忆把貂裘买玉壶,重来不敢解金鱼。当时曾谒将军府,今日还乘使者车。歌管渐非人去后,楼台依旧雪消初。韩门弟子偏怊怅,泪满朝阳耆旧书。

岘南羁旅井,灞上猎归亭。日绕分鱼市,风回落雁汀。笔由诗客把,笛为故人听。但恐苏耽鹤,归时或姓丁。

喜得狼烟息,弓弰壁上悬。

把镜朝犹在,添香夜不归。鸳鸯拂瓦去,鹦鹉透笼飞。不逐张公子,即随刘武威。新知正相乐,从此脱青衣。

山路婷婷小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多情也恨无人赏,故遣低枝拂面来。

春月如处女,皎皎暮云间。婵娟不自衒,欲见乃许难。春云变态,玉貌长端端。封九龙扫尘匣,略与幽人看。

白缘襕袗碧玉环,身于世事玛相关。风情抵老如潘朗,颠倒骑驴过华山。

禅客归心急,山深定易安。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雪路侵溪转,花宫映岳看。到时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楼子燕脂色,灯前艳更鲜。看花直到晓,今夕不成眠。

白与红兼尽落梅,小园独步日千回。浮空晓色临无际,排闼春光拨不开。学语新禽更后啭,铺茸细草雨边来。却怜追逐今无力,放下帘钩就麝煤。

永怀间访道,斗上上仙居。瀑水磬声外,桂花林影疏。山名孙绰赋,观额葛玄书。已负秋来约,诛茅兴有余。

学兵先学策,谈命先谈格。君看前辈富贵人,岂与寒士校日辰?星家者流有刘子,进人退人若翻水。谈何容昜验他年,却是直言差可喜。

春寒掩古寺,迟日转修郎。古殿流尘暗,空庭碧草芳。中有搘筇者,非醉亦非狂。谪官沧江上,已换一炎凉。春来不出门,蔬饭守禅堂。不知门外花,风雨知在亡。兴来时展卷,睡足自焚香。清吟尝旨酒,疏懒味何长。

惨淡佳城侧,穹隆百尺堂。岁时如过隙,松柏已成行。玉笋登盘美,琼醅入奠香。英灵似明月,时到此山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